徽商好读书,且看下面几个事例。
徽州一府六县,歙县居首。歙商郑孔曼,明代人,出门必携书箱,沿途阅读。此公每至一地,商务之余必拜会当地学者,与雅士登山临水,互相唱和。同县郑作,嗜书成癖,四处经商,人们但见其“挟束书,弄扁舟”,故而“识者谓郑生,虽商也,而实非商也”。绩溪县章策,清代人,在浙江兰溪随父习贾。他自幼爱读书,及长,经商致富,见好书辄买,积书万卷。每日理毕商事,则埋头于万卷书房,孜孜以读。婺源县是朱熹的故里,清代商人程执中,不仅自己爱读书,还令经商的弟弟们以及子侄辈业余都要读书。同邑王鸿崟贾于吴楚,终年千里奔波,却酷爱史书。告老家居后更捧读不怠,还立下读书家训——被人称为“贤哲格言”,要子孙经商不忘读书。汪应诰是明代休宁县人,出身盐商世家,本人经商于闽越。汪氏宗谱称他“好读书其天性,雅善诗史”。此公对《通鉴纲目》诸典研究很深。他读书到了如痴似狂的地步,商务得闲,便在书房中坐上一整日。那些以读书求仕为唯一目的的人,有的在科考中茫然不知论题出处,每每来求教于他。
他闻言后立即告以此题出于某书某卷某行。人们一翻书,果然丝毫不差;而且,百答百中。黟县胡春帆,“舟车往返,必载车箧自随”。他每到一市,必入书肆观书,常常是一次就买几百本。他虽是富商,却始终保持徽州人节俭的传统,全家老小概不锦衣美食,惟独肯花钱买书。歙县著名盐商吴鈵,“昼筹盐策,夜究简编”,“经史子集,环列几前,至老未尝释卷”。连名字都充满书卷气的王尚儒,15岁就离开家乡婺源,赴荆楚经商。明末,正楚地多事之秋,他们便规定轮流值夜班。每夜一人,不得瞌睡,一遇兵匪则报警。同事们无不以此为苦差,惟独王尚儒以此为乐:有公费膏油,夜读通宵,无人干扰,真是美差!于是,他主动提出:代诸同事守夜。同事们自是感激得很。于是,他夜夜读书达旦,因而学问大进,才识过人,既为商界佼佼者,也使一时名儒心折。
由是,人称徽商为儒商。(来自网络)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