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苍龙)、白虎、朱雀(朱鸟)、玄武作为中国古代的四象四方神的这一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其发展历程是如何的?其用途反映在哪些方面?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06
分类

  青龙(苍龙)、白虎、朱雀(朱鸟)、玄武,是中国古人信奉的星宿神——四象之神和方位神——四方之神。
  四象四方神首先是作为四方星宿的代称而出现的。大约在春秋时代,古人就根据天文观测,将春天出现在东方天空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条龙,将夏天出现在南方天空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鸟,将秋天出现在西方天空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将冬天出现在北方天空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交织在一起的龟与蛇,即玄武。到了战国初期,二十八宿体系已完全形成,于是人们便将二十八宿分为东西南北四组,每组内有七颗星宿,四组星宿分别以龙、虎、鸟和玄武四种神灵的图形将其维系。这就是《尚书·传》中所说的:“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
  到了战国末年,阴阳五行学说开始系统化,阴阳家邹衍根据前人的认识成果,将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发挥,提出五色配五方的学说。他认为“木”象征植物,具有生长的性能,当“盛德在木”之时,便形成春天、东方和“青”的颜色;“金”可以制造工具,具有砍伐的性能,当“盛德在金”之时,便形成秋天、西方和“白”的颜色;“火”具有炎热的性能,当“盛德在火”之时,便形成夏天、南方和“赤”的颜色;“水”具有寒冷的性能,当“盛德在水”之时,便形成冬天、北方和“黑”的颜色;“土”具有滋生万物的性能,当“盛德在土”之时,便形成季夏、中央和“黄”的颜色。这样,邹衍就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与青、白、朱、黑、黄五种颜色相配。这种说法形成后,以五色配五方的说法便流行起来,例如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而中央黄帝等等。因而很自然,主管二十八宿的东方龙、西方虎、南方鸟、北方玄武便分别进一步称之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礼记·典礼上》中说:“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曰:“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三辅黄图》卷三又说:“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这样,中国古代的四象四方神便正式形成了。
  四象四方神与二十八宿之说形成之时,便受到人们的祭祀。《史记·封禅书》记载,在战国时代的秦国,人们就立庙祭祀二十八宿及日、月等。在秦汉及秦汉之后,四象四方神分别向五个方向发展:
  其一,依然与二十八宿结合在一起,用于天文观测和划分星区,作为一种科学,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其二,四象二十八宿被星占家和方士用作推测阴阳命运的工具,作为一种迷信,一直延续到近代,直至解放前,还被算命先生所用。
  其三,道教出现后,亦把四象二十八宿纳入它的宗教体系中,例如玄武就被演变为所谓真武大帝。
  其四,用于祭祀建筑和都城街道或城门的命名,表示四方方位。
  其五,作为吉祥神灵,用于工艺品(主要是铜镜)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