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地位、特点、功能作用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中国佛教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以及地区和民族的差别,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支派,但总的看来,它是中国社会的产物,属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汉传佛教是儒学的必要补充。藏传佛教则为西藏历代农奴主及蒙古王公贵族服务。傣族地区的小乘佛教则为当地头人服务。中国佛教既有佛教的共同性,以人生为苦,宣传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出世哲学,又有中国地域的特性,它结合了中国社会需要、民族文化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义。广大汉族地区的儒、佛、道三教融合思想构成了中国后期佛教的特殊内容和典型基调。

中国化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利用非科学的抽象,在相对的现实的现象界背后设置一个绝对的超现实的“本体”,或说“真如”,或说“实相”、“佛性”。它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借以歪曲和虚构事物现象界的关系和人类认识的矛盾,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可靠性。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特别是华严宗和禅宗的理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发展观方面对中国哲学思维的前进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佛教哲学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化,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