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吉本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立志著述

1763年1月,他离开英国,前往欧洲大陆漫游。先在法国巴黎呆了一段时间。其时正值启蒙运动处于高涨之际,各种启蒙思想犹如汹涌澎湃的春潮,冲击着腐朽落后的封建堡垒,从而使法国成为欧洲各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巴黎期间,他与德尼·狄德罗、达兰贝尔、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百科全书派”的著名学者过从甚密。这派学者以彻底的机械唯物论为武器,勇敢地向宗教神学和封建势力挑战的革命精神,对他的思想发生了有力的影响。然后重访洛桑,拜谒老师帕维亚尔。1764年,他畅游意大利,到处探求古迹,寻访名胜,怀千年之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对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更是流连忘返。他写道:“我踏上罗马广场的废墟,走过每一块值得怀念的——罗慕洛站立过的,西塞罗演讲过的、恺撒倒下去的——地方,这些景象顷刻间都来到眼前。”10月15日那天,在凭吊古罗马遗迹时,他纵览古今,浮想联翩,决心写出一部罗马衰亡史。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我置身在卡皮托尔的废墟之中,独自冥想,听到赤脚托钵僧在朱庇特神庙中唱着晚祷辞,编写罗马城衰亡史的想法,首次涌上了我的心头。”

鸿篇巨制

1770年,其父去世。忙毕父亲的丧事以后,他在伦敦定居下来,开始撰写《罗马衰亡史》。最初,吉本把主题局限在罗马一个城市衰亡的历史上,后来他决定把范围扩大,编写一部整个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

在写作这部宏篇巨著时,作者刻意加工,精益求精,第一章曾三易其稿,第二、三两章也写了两遍,著名的第十五和第十六章,曾作过三次删改,把原先一大卷篇幅,精炼为现存的两章。第一卷于1776年出版。同年,著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美国发表了划时代的《独立宣言》。然而,《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出版,被认为是当时学术界的一件大事,立即轰动了英国文坛。书出版后,即被争购一空,短期内印行了三次,成为那时的一部畅销书,并获得了著名史家大卫·休谟、罗伯特逊和佛格生等人的好评。其中佛格生在给他的信中赞扬道:“您已经为英国典籍增添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如同修昔底德对他的同胞所说的那样,您已经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不朽的宝籍。”不过,书中第十五、十六两章,因抨击了基督教会,在宗教界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了教会人士的猛烈攻击。1779年,他发表了有名的《辩护词》给予回答,显示了作者对这些无理指责的绝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他继续将书写下去。1781年,《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三卷出版。在此期间,他曾被选为国会议员(1774年),还写过一篇《辩白书》(1779年),为政府有关部门所赏识。他并不想在仕途上钻营。以后虽再度被选为议员,但他对政治活动已感厌倦,便决意退出政界,专心写作。1783年辞去议员职务后,他随即将自己多年收藏的书籍运往洛桑,潜心著述,去完成他的巨著。

1787年6月27日深夜,吉本写完了最后一章。他在记述完成这一长篇巨著的心情时,写道:“我搁下笔,在阳台和树木遮盖的走道上漫步徘徊着,从这里可以眺望到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空气是温馨的,天空是宁静的,月亮的银辉洒在湖面上,整个大自然万簌俱寂,我掩饰不住首次如释重负以及由此也许确立我声誉时的喜悦之情。”翌年5月8日,《罗马帝国衰亡史》四、五、六卷同时出版之日,正值他51岁生日之时(经1752年的英国历法改革,吉本的诞辰为5月8日),吉本说这部书花去了他一生中20年的时间。事实上,作者为此呕心沥血,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全部问世,博得了欧洲学术界的一片赞扬。亚当·斯密特地写信向他祝贺,称这部书使他可以列入当时欧洲文史界之首位。

过早病逝

此后几年,吉本开始写一部自传体的作品《回忆录》(在他死后两年出版)。1793年他因友人病故,返回英国奔丧。旅途的疲劳,过度的悲痛,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从此,他不仅身体逐渐衰弱下去,而且也失去了内心的平静。1794年1月16日,他在伦敦逝世。病魔过早地夺走了这位伟大史学家的生命,终年只有57岁 。

名著始末

历史意义

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全书6卷,凡71章,120多万字。它大体可分成两部分:一至四卷为第一部分(1至47章),这一部分,作者在简略回顾公元98至180年间罗马帝国的历史以后,主要记述从公元180至641年,约近500年间的史事。五、六两卷为第二部分(48至71章),记述公元641至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为止的800多年间的史事。作者把重点放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则写得比较简明扼要。全书包括后期罗马帝国和整个拜占廷帝国的历史事件,称得上是一部体大

思精的通史之作。

吉本,作为启蒙时代欧洲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不只是写了一部历史巨著,为人类史学宝库增添了一笔宝贵的遗产,而且在史学思想上也独具睿智,显示了西方史学在十八世纪的巨大进步。

吉本具有历史连续发展的观念。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写起,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轫,其间跨越了1300余年,范围遍及古代世界的三大洲。不仅记述了罗马帝国之兴衰,也涉及到波斯、匈奴、日耳曼、阿拉伯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的历史。他能够把这样一部年代长、国家多、范围广、史事纷繁复杂的通史写得井然有序,清楚明白,固然与其高超的叙事才能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具有历史连续发展的观念。是他,在欧洲史学上第一个搭起了一座桥梁,把古代与近代的历史连接起来。在他之前,欧洲还不曾出现过这样规模巨大的通史著作,也不具备象吉本所怀有的历史观念。

吉本非常重视原始资料。他说:“我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常常迫使我去研究原始史料。”他从小就阅读和钻研过希腊与拉丁文的古典原作。他遍览罗马帝国创立以来至西罗马帝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他悉心研究古代文物,搜集古代货币,考证古代铭刻。他也重视十七、十八世纪史学家们所搜集的原始材料,并参照其他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他以如椽之笔,广征博引,详加考订,几乎没有一页没有详尽的注释,没有一页没有来历。因此,该书所包含的史料是十分宏富的。在吉本所写的这段历史时期内,迄今为止《罗马帝国衰亡史》依然是权威之作,在不少方面,依然是人们用来判断古代和中世纪史事的圭臬,为现代史家所一再征引。

吉本还富于大胆的批判精神。他以敏锐的观察,怀疑的精神,生动的笔法,纵横古今,褒贬百代。例如,他用最刻薄、最辛辣的语言和冷嘲热讽的态度,批判了基督教会,揭露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广泛传播以及排挤其他宗教的原因,认为“传统的罗马英勇精神”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消失了,基督教所起的破坏作用就是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他还用愤怒的笔调,鞭挞暴君们的残忍,或写他们的“毫无人性”,或写他们的“残害忠良”,或写他们的“荒淫腐化”。即使对戴克里先、君士坦丁、查士丁尼等“明君”,他也是既写功绩,也写缺点,有时又把他们视为“暴君”。该书的第十五、十六两章突出地体现了作者大胆的批判精神。

吉本的批判精神来自他的理性主义思想。他生活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时代。其时,各国的启蒙思想家们,继承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揭橥理性主义,用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反对宗教迷信,从而开展了对一切在他们看来是非理性的东西——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深刻批判。总之,“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这样的思潮,给他的思想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不过,对吉本影响最大的乃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与英国思想家洛克。他所谓的奢侈能平衡财富,教育能辅助法律,租税应与自由的程度成正比,罗马共和制符合三权分立原则,以及对其它历史问题的一些解释,人们都可以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和洛克的自由平等思想中找到它的根据。所以,他的史学观点完全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