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质夫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五、目标超前,绘织教育宏伟蓝图,以期改革社会,负荷民族大计

黄质夫的教育观远大,目标明确且极具超前意识。中国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因此,教育的重心是在农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升民族精神,乡村教育是最径直的途径。借助乡村教育体系,使每一所乡村师范成为乡村文化的中心。对广大师生而言,他们“必须具有科学的头脑”,能联系实际,关心国家,明耻教战。因此,乡教师生具有高尚的爱国思想,具有坚定的人生信条,富有民族意识和尚公精神。缘于此,黄质夫教育思想更具魄力也更具精神魅力。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文武兼备、德养兼一的高标准,实质上是教育的根本。对教育发展史而言,无疑是重大的贡献,对于当今科教兴国而言,仍具有现实意义。

六、构建体系,与实际相结合的因地制宜的教课 培养人才的复杂工程

教育事业是关乎国家民族民命之大事,是对“人”的工作,其特点决定了教育一定是时、地、人紧密结合的,没有严密而细致的教育体系,就难以保证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黄质夫的教育思想中这种观念是很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的。

黄质夫亲手创办的乡村师范,均有系统的教育纲领、完整的教学体系、完善的教育机制。对于中国乡村教育来说,黄质夫的贡献不仅限于他办教兴教的具体学校的成功,更主要的还是创立了有章可循、有方可依的乡村教育体系。诸如课程概要、招生简章、训育概扩展计划等,均具有完善的体系,甚至像劳动生产训练这样的具体内容也都能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细则和实施办法,这种求实精神和细微谋划,均能见出他寄托于乡教事业的宏观理念。也正是有此得以遵循的教育体系,他创办的界首乡师、栖霞乡师、贵州师范等均成为当时教育界名校的典范。

黄质夫的教育体系、实用且具有影响力,还只能是部分,正如黄质夫所言,乡教事业任重而道远,“不是一蹴即成,也不是少数人定一个计划,做了两篇文章,就可成功的。”因此,教育体系也超出了校园,融入了社会性,所办的是“大教育”,并且寄希望于全国有志之士能甘于此业,共同振兴乡村教育事业,广纳贤才,壮大队伍,正如《中华乡村教育社筹备处征求社员启事》中所言:“以期集中全国人才,整齐步伐,共谋乡运之开展。”

突破地域局限,但又各具地方特色,兴办大教育,却又各有校本精神,这正是黄质夫教育思想颇有远见的内核。

综上所述,黄质夫教育理论是他从事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的系统总结,是开创了中国乡村教育先河的经验集萃。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对于廓清教育界迷雾、改变现在教育中的某些谬误、指导教育发展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

乡村教育

人物评价

20世纪20年代,仪征十二圩一位贫苦农民的子弟,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在办学中,他勇于开拓,坚持实干,倡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主张,为培养师资,开发乡村奋斗不已,做出了辉煌的业绩: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乡村师范学校之一的界首师范,随后又创办著名的栖霞师范和位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区的贵州师范。他的学校社会化、社会学校化的教学实践,使栖霞乡师在当时取得众所瞩目的办学成果,一些知名人士指出栖霞乡师是“乡村改造的先锋”、“乡村改造的开拓者”,栖霞乡师和后来的贵州师范的实践为乡村教育事业开辟了新境界,谱写了现代教育史的新乐章。他,就是黄质夫。

黄质夫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处处以身作则,赤脚下地干活,性格刚强耿直,办事雷厉风行。他求学时选择了师范专业农学系,大学毕业择业时选择了乡村师范,在乡村师范学校中又选择了边疆师范,又把位于省城郊区的边疆师范迁往边远山区(距省城400多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仅深入了边疆,而且创造了乡村教育的新理。但黄质夫的名字在中国出版的教育学辞典中却找不到。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农学家,视成名成家、升官发财为粪土,甘心到最艰苦的地区教育农民子弟,在贵州大力开发边疆少数民族教育,虽常处逆境,始终不改初衷,诚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20世纪20年代去除茅塞开创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民间先知先行者中,黄质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乡村师范教育的先驱黄质夫先生,当年与陶行知先生一样,是闪耀在乡师教育领域的明星。

出版物

基本信息

《黄质夫教育文选》

作者:杨秀明/安永新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版 本:2001-12-01 第1版

开 本:32开

页 数:377页

ISBN:7806501630

简介

鲁迅先生认为,“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黄质夫教育文选》就是这样的书之一,它将黄质夫教育学生的方法,作了一个明确的记录。书中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60年后的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它针对当时师范教育脱离实际,脱离劳动的弊端,所阐述的观点和事实,经过60多年的考验,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中共十五大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序 韦钰

贵州民族师范教育的先驱黄质夫 安永新

为生民立命——黄质夫教育著作选编

中国乡村的现状和乡村师范生的责任

我们的信条

儿童生活

栖霞战痕

栖霞乡师课程概要

栖霞乡师招生简则

栖霞乡师训育概要

中山陵园计划委员会建设

新农村计划大纲

栖霞乡师推广事业概要

栖霞乡师十七年度的扩充

教育事业计划

《栖霞新村》半月刊发刊词

和乡村教师的谈话

乡村师范对于农事改良上应负之责任

栖霞乡村师范服务社会之实况

我们建民众茶园设施的经过

我们友农社的设计

栖霞的红叶

为南京中学栖霞乡村师范事告远近乡教同志书

服务乡教八年之自省

我们的主张与实施

非常时期教育设施的一种探试

致贵阳师范学校师生书

实践的师范教育

中等学校劳动生产训练

中国乡村教育家——黄质夫传略

黄质夫先生年谱 黄飞

黄质夫 《仪征市志》

不落的星辰 李卓君

黄质夫传略 李仰华

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 江君谟

奉献身心铸师魂——黄质夫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评价

论黄质夫教育思想 甘乃伟

抗战时期的国立贵州师范 龙光沛

贵州民族师范教育的先驱 吴昌智

“教育救国论”的实践基地

——追忆国立贵州师范学校点滴 蒋永康

黄质夫先生的教育思想 洪 业

老师!我怎会忘记您——国师师生回忆录

老师!我怎会忘记您

——纪念黄质夫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吉长瑞

浅谈国立贵州师范学校的主要特点 石德兴

国师校风 向零

忆母校——国师教育 张民

对黄质夫先生的片断回忆 唐捍城

追思黄质夫先生 梅宗乔

怀念黄质夫校长 厉静华

对母校办学特点的片断回忆 吴汉良

附录

国立贵州师范学校概况 梁瓯第等

乡土教材——榕江的研究 包志超

榕江乡土教材 李绍良

国师歌曲选 张勇等选编

第一流的教育家 陶行知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鲁迅

后记 杨秀明

《师之范-黄质夫在南京栖霞》

作者:吕佐兵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版 本:2012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开 本:16

ISBN:9787503434327

主办:南京栖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

历史记载:1934年《民众教育通讯》

《中华乡村教育社》成立大会

——到会社员何玉书,黄质夫等章之汶主席

——中央党部暨教育部均派代表致训词

——行开会式乡民赠栖霞乡师木匾致贺

研因,先后致词,次即由山东省教育厅代表赵怀柔,社员邰爽秋等演说,对於乡村教育之重要发挥均极详尽,至下午一时摄影散会,开会时栖霞附近各乡乡民赶来参观颇众,足见乡民之迫切,二时开讨论会,讨论提倡凡八十余件,晚间复开审查会,二十八日上午继续讨论,下午逰览栖霞山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