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作品译文

丁未这一年冬天,天气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开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气放晴。但依然寒风肆虐,冰封雪冻,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银装素裹。当晚,明月升天,雪月相映,我坐于纸窗之下,感到明亮无比。于是添加衣服出门,登上溪水西侧的小楼。小楼临着溪水,(溪水)清澈见底,四周覆盖着皑皑白雪,如同涂上了一层白银,又如同水银泼了一地,晶莹闪耀,人的肌肤也被映照得晶莹洁白。明月映照着寒冷的水波,树影在水中摇曳,如同镜子中映照着的头发,历历分明。清冷的寒气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着栏杆而上。仰视,茫然无际;俯视,混沌一片。不觉间呀然惊叹不止,久久地凝视着不愿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与外物融为一个整体,自己同周围的环境都变成了一份神奇的景观。上苍将我放置于宇宙之间,这份景致竟然无以用笔画来传达,也不便用文字来铺陈、传达于没有亲临这份情景的人。这样看来,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吗?同时我也想到,天下名山大川此刻应该比这里更为壮观,那里雪月辉映的景致应当更为神奇。我的思绪因之而驰骋于四面八方,很久才回过神来。茫无边际的思绪无法平抑,可是因为年老身体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袭。于是便放声歌唱走下小楼,此时已过二更。回到窗前,独自端坐。想到这辈子这样的景致并未多见,并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变着,很多都已经茫然与模糊。于是我用笔记下了这次经历。

作品注释

(1)丁未:1487年(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

(2)戊申:1488年(明孝宗弘治元年)。

(3)霁:这里谓雪停放晴。

(4)冱(hù)寒冷凝结。

(5)虚澄:空虚清澈。

(6)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7)浃(jiā):透。

(8)栏楯(shǔn):栏干。纵为栏,横为楯。

(9)茫然:迷濛不明。

(10)恍然:模糊不清。

(11)呀(xiā):张大了口。

(12)太素:素净。

(13)敷:铺陈。

(14)挟:依仗。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

(15)汗漫:没有边际的。

(16)衰飒:衰落。

(17)二鼓:二更天。

(18)兀坐:独自端坐。

(19)改:更。

(20)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作品诗作

【庐山高】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培何敢争其雄?

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这篇文章选自《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九。文章作于1488年(明孝宗弘治元年)。当时作者六十二岁。吴地连下两天大雪,天气特冷,雪几天都没有融化,这在江南是少见的。文章以画家特有的眼光,诗人的气质,生动地再现了月光照耀下的雪景,如“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这种“骨肉相莹”的雪景,把人都净化了。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

【咏帘】

绣雨衔花她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扬花燕子争?

【题画】

嫩黄杨柳未藏鸦,隔岸红桃半著花。如此风光真入画,自然吾亦爱吾家。

【送允晖】

陆郎几宿春山去,山鸟山花尽有情。白李红桃塞行路,黄鹂留客两三声。

【题柯博士敬仲竹枝】

紫烟吹湿碧琅玕,识得奎章墨未残。莫问先生归去事,江南春雨杏花寒。

【折花仕女】

去 年人别花正开,今日花开人未回。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手中来。

【栀子花】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溪亭小景】

幽亭临水称冥栖,蓼渚莎坪咫尺迷。山雨乍来第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

檐头故垒雌雄燕,篱脚秋虫子母鸡。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

【雨晴月下庆云庵观杏花】

杏花初开红满城,我眠僧房闻雨声。侵朝急起看红艳,对房两株令眼明。

还宜夜坐了余兴,静免蜂蝶来纷争。嫣然红粉本富贵,更借月露添妍清。

青苹流水未足拟,金莲影度双娉婷。庭空月悄花不语,但觉风过微香生。

老僧看惯不为意,却爱小纸燕脂萦。高斋素壁可长有,不由零落愁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