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带的传统地方曲种。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经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成。
常德丝弦是湖南曲种湖南丝弦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丝弦中最为发达,影响最大,已然具有了独立曲种的地位。流传于湖南各地,演唱时用扬琴、琵琶、三弦、胡琴等丝弦乐器伴奏而称之为丝弦,还因用常德方言演唱,故称常德丝弦。
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歌舞之风颇盛,亦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渊薮"的美誉。地方文化也一直受到文艺巨匠们的影响和培育。屈原、王安石、陆游、袁宏道等人曾在这里留下不少传世之作,为常德文化添加了绚丽的色彩,使本地歌舞习俗升到更高的档次。据《常德府志》记载,自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传世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如唐刘禹锡、宋苏轼等也多次荟萃桃花源,他们的诗文很近似于常德丝弦的唱词。此后,《桃花源记》被常德丝弦的艺术家们认为是常德丝弦早期的唱词的雏形。
宋元时期,常德城市的经济进一步繁荣,各地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往返于沅澧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也在滨湖地区逐渐传播。元末战乱,大量外地人涌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间艺术广为交流。王府的娱乐活动,对民间歌舞曲艺的发展无疑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逐步形成了常德丝弦这一独特的地方曲种。她上承唐代诗文,有说有唱的形式,借鉴诸宫调、元杂剧、昆曲的音乐格局,从本地及外省的民歌小调、时令小曲中吸取营养,兼容并蓄,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
清中叶以后,由于商业的繁荣,常德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常德丝弦的演唱活动逐渐由文人雅士的自娱自乐走向市场,加上常德人具有大碗喝擂茶的习惯,于是,常德丝弦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盘。商贾老板为了招揽生意,热闹门面,纷纷邀请丝弦艺人演唱,以示祝贺。随着丝弦艺术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间,已有以演唱小曲为业的歌妓。丝弦班社在各地纷纷出现,并涌现出一批有建树的丝弦艺人,他们与文人墨客一起整理编写丝弦唱本。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贺小昆,经他整改并流传至今的传统曲目有《双下山》、《二度梅》、《黛玉葬花》等十多个。
清末,丝弦的木刻唱本已在常德肖福祥商号问世,常德、澧县等地形成了作坊刻印唱本的一条街,所刻唱本有《孟江女寻夫》等曲目及一些小调曲牌,这些刻本被称之为"调子书"或"堂班调"。从此,常德丝弦曲牌在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清末民初,西方音乐和京剧的传入对常德丝弦音乐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时丝弦演唱活动由城市向农村辐射。为适应长时间演出的需要,丝弦艺人把眼光投向戏曲,他们移植剧目,并借鉴戏曲板腔体的创腔手法,形成了常德丝弦"老路",轻松地演唱起长篇故事。丝弦名家徐梅清等人又把从四川传来的曲调加以改造,仿效"老路"另创"川路"新腔,使丝弦音乐的板腔体更为完善,并风行于沅澧。
日本侵略者的隆隆炮声掩盖了常德丝弦的雅韵新声。常德血战,使常德军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常德丝弦也遭遇空前的厄运。一时间,丝弦班社纷纷解体,丝弦艺人被迫另谋生计,百无聊赖者只能沿街乞讨卖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常德丝弦艺术获得新生。各地陆续成立了民间艺人演出组,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帮助艺人改善旧思想,搜集整理传统曲目,文艺工作者与民间艺人共同改革丝弦,创作新曲目。
文化大革命中,各丝弦演唱团体均受到冲击,先后解散。此后,不少有士之识或脚踏实地地进行搜集、整理、研究、或奋笔为文呼吁抢救濒于危境的常德丝弦。被誉为“常德丝弦第一人”的黄挥从事丝弦工作二十余年,搜集了数十万字的丝弦资料及大量曲谱,七易其稿,终成《常德丝弦音乐汇编》一卷,并打印为册。2008年出版《常德丝弦》一书,列入“常德市建设文化名城系列丛书”。
艺术特色
常德丝弦音乐结构的完整,演唱方法的独特,表演形式的灵活自由,伴奏手法的丰富多彩,使之具有了独特的韵致与感人的魅力,因而历久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常德丝弦的音乐与语言、旋律与调式调性等音乐诸因素都已自成体系,它的题材与体裁具有典型的说唱音乐的共性特色,更值得注意的、值得学习、值得研究的是:它的音乐结构完整、演唱方法独特、表演形式的灵活自由、伴奏手法的丰富多彩,是不少曲种所不能比拟的。这些因素,构成了常德丝弦的强烈的个性特色。
音乐结构和演唱方法
常德丝弦音乐具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音乐功能也有独到之处,它有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既能表现历史故事,又能说唱民俗民风,而且在创腔与演唱中都以传情达意为主,特别讲究"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腔从字出,音随韵转"的润腔方法,在强调口语化、说唱化的同时,注重旋律的优美,俏丽和抒情性。
⑴、在传统的常德丝弦音乐中,有300多首曲调,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和传统民间传说。它分为曲牌体、板腔体和混合体三种。
曲牌体,又惯称牌子丝弦,是一种把众多具有完整、独立内容的曲牌连接起来而反映一个共同主题的套曲体音乐,是常德丝弦演唱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常德丝弦的常用曲调约一百多个,这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技巧的曲调,通过长期风风雨雨而又曲曲折折的演唱实践,充分展示了各自的特色与风采。这些曲调之中,有些既可与别的曲牌连缀又可单独进行演唱,有些只适合单独进行演唱,但绝大多数的曲牌是与其他曲调连缀而发挥出良好的总体功能。由于采用若干个不同旋律、不同结构、不同节奏,甚至不同调性的曲调进行演唱,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从而达到了较完美的艺术效果。
板腔体,又惯称扳子丝弦,是一种不受曲调限制而具备戏曲音乐特点的板腔体音乐,是常德丝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系统完整的唱腔并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是演唱大型曲目(即丝弦戏)必不可少的基本音乐。它包括"老路"和"川路"两种声腔。据丝弦老艺人介绍,"老路"是由本地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演变而成;"川路"则与四川一带的地方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路"大多深沉浑厚,雄壮激荡;"川路"一般明朗宽阔,苍劲有力。"老路"和"川路"各自包括、、三种基本板式,与通常结构规整统一,排列清楚,旋律悠扬婉转,章法有序,既叙事说唱,又能抒情感怀,有较强的表现力及推动性;而则是丝丝紧扣的散板形式,其节奏自由灵活,旋律起伏跌宕,善于表现悲愤忧怨,激越波动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还有混合体。据记载,它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的音乐结构形式,是指在一个曲目中既有曲牌体音乐,又有板腔体音乐,或曲牌与一种板式混用,或"老"、"川"等各路的多种板式和一个或多个曲牌混用。这种结构多用于中、长篇曲目。
在常德丝弦音乐中,无论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无论是曲牌体、板腔体、混合体,都很讲究"起、平、落"的结构原则。其音乐旋律以五度跨跃为特色。
常德丝弦的句式结构多为二句体、四句体和长短句三种。二句体在曲牌体曲调中极为普遍,板腔体都是以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原则构成的。四句体通常按起承转合原则构成音乐段落,是曲牌体曲调中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长短句体随曲牌句式的结构而变化。
常德丝弦调式多变,色彩各异。曲牌体音乐以徵调式、商调式、宫调式、羽调式为多见,角调式较少见。板腔体音乐中的"川路"唱腔多为六声G商调式。"老路"唱腔多为C商调式。
⑵、常德丝弦采用以常德市老高山街为中心的常德方言演唱,不仅南方人听得清楚,北方人也能听懂。它的演唱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又别具一格。常德人说自己的方言就像是在唱歌,尤其女子,语气温柔而婉约,像微风拂面。因此,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