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第二种:按性质聚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例如:在水中,很多疏水的物质趋于聚集),或者性质相反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例如:一个磁铁的南极和另一个磁铁的北极,相互吸引。)

第三种:按传输关系聚集。前一个事物的输出是后一个事物的输入,为了方便传输而聚集。

第四种:按照时间关系而聚集。

第五种:随机聚集。

上位效应

一个事物的选择受上一个事物的控制,既以上一个事物的选择为前提。

(1)肯定上位:上一个事物选择否定,才轮到下一个事物选择肯定或否定,如果上一个事物选择肯定,下一个事物就没有决定的机会。

(2)否定上位:上一个事物选择肯定,才轮到下一个事物选择肯定或否定,如果上一个事物选择否定,下一个事物就没有决定的机会。

例如:遗传学中的显性上位和隐性上位就是这个原理。

定性与定量

定性决定事物的性质,定量决定事物的数量、程度。

例如:植物开红花或白花是定性,植物的高低则是定量。

例如:黑鼠和白鼠的皮毛颜色是定性,而鼠的体重是定量。

增、减、换

(1)增是事物的增加,分为重复增加和不重复增加。

例如:有的DNA插入了重复的序列,形成了重复的DNA片段。有的DNA受到异位DNA的插入,形成了增加但不重复的DNA。

(2)减是事物的减少。

例如:有的DNA片段缺失了。

(3)换:就是替换,就是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例如:基因的点突变,就是碱基发生了变化。

与“增、减、换”相对应的是“增、删、改”。“增、减、换”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发生的,而“增、删、改”通常是人为发生的。

转化与代换

(1)转化:

事物的转化,按照性质,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事物由一个状态转化为另一个状态。

第二种:一个事物转化为另一个事物。

事物的转化,按照方向,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单向转化。例如:纸在燃烧时,转化为灰,但是灰不能转化成纸。

第二种:双向转化。例如:很多化学反应是可逆的。

(2)代换

代换和转化不同,代换是用另一个事物替换原来的事物。最常见的代换是等价代换。

继承与补充

(1)继承:

继承分为两种:

第一种:扬弃继承:新事物继承旧事物中好的方面,抛弃旧事物中不好的方面。

第二种:权限继承:新事物只继承旧事物中新事物有权继承的方面。

(2)补充:

继承后,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新事物对旧事物补充新的内容。

第二种:新事物不补充新的内容,就是只保持继承下来的内容。

补充分为两种:

第一种:补充好的方面,从而继续发展事物。例如:在前人创造的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完善。

第二种:补充坏的方面,从而阻碍事物的后续发展。例如:三国时期,蜀国的刘禅继承刘备的大业,却补充了坏的方面,以至于蜀国最终灭亡。

短板原理

短板原理又叫木桶原理,就是一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围成水桶的最短的那个木板,从而用来说明:对于有些事物,短处起到决定性作用,而长处却不起决定性作用。

语言逻辑

第一,句子(事件)关系:
  1.因果关系。
  意义:原因产生结果。
  关键词:因为、所以、因此。
  2.前提条件关系。
  意义:实现事件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只要、就可以、才能。
  3.目的关系。
  意义:做事都有目的。
  关键词:为了、使。
  4.顺序关系(承接关系)。
  意义:事件发生有先后的顺序。
  关键词:然后、之后。
  5.并列关系。
  意义: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
  关键词:同时。
  6.选择关系。
  意义:按照目的进行选择。
  关键词:还是、不是...就是、宁可...也不。
  7.递进关系。
  意义:一步步的加强或增加性质。
  关键词:不仅...而且、不但...还。
  8.转折关系。
  意义:先肯定,然后部分否定。
  关键词:但是、可是、却、然而、虽然...但是。
  9.假设关系。
  意义:假想的事件。
  关键词:如果、假如、要是、如果...那么。

第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和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

充分条件:A可以推导出B,A就是B的充分条件。
  例如:因为A,所以B。
  例如:A,才能B。

必要条件:B可以推导出A,但是A不能推导出B,A就是B的必要条件。
  例如:因为B,所以A。
  例如:B,必然A。

充要条件:A可以推导出B,B也可以推导出A,A就是B的充要条件。
  例如:因为A,所以B,并且因为B所以A。
  例如:A才能B,并且B,必然A。

逻辑与:多个条件都必须具备才行。

逻辑或:多个条件只要具备其中任何一个就行。

逻辑非: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具备就行。

1.A是B的充要条件,B多个充要条件之间是逻辑与的关系,都必须满足。

逆推:事件B发生了,意味着事件B的所有充要条件都发生了。
  例如:
  充要条件:有钱才能旅游,旅游必须有钱。
  充要条件:不下雨才能旅游,旅游必须不下雨。
  如果旅游,必然有钱并且不下雨。(注意:是逻辑与的关系)

2.A是B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那么B的多个充分条件之间是逻辑或的关系。
  例如:
  充分条件:周末才能旅游,但是旅游不一定是周末,也可以是放假的节日。
  周末或者放假的节日才能旅游。(注意:是逻辑或的关系)

创新思维

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一般区别

1)思维形式的区别。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从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 形式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创新思维则不同,它一般没有固定的程序,其思维方式大多都是直观、联想和灵感等。

2)思维方法的区别。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是逻辑中的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抽象和 概括、归纳和演绎,而创新思维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猜测、想象和顿悟。

3)思维方向的区别。逻辑思维一般是单向的思维,总是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最后得出 结论。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向则是很多的,结果也是多样性的。

4)思维基础的区别。逻辑思维是建立在现成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离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逻辑思维便无法进行。创新思维则是从猜测、想象出发,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虽然也需要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但不完全依赖知识和经验。

5)思维结果的区别。逻辑思维严格按照逻辑进行,思维的结果是合理的,但可能没有创新 性。创新思维活动既然不是按照常规的逻辑进行,其结果往往不合常理,但其中却有新颖性的结果。

发散与收敛

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

收敛思维: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最终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

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法是在不同事物之间产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

联想思维的类型:

接近联想。是指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都可能引起不同事物之间的联想。比如,当你遇到大学老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

相似联想。是指由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引起的联想。如由照片联想到本人等。

对比联想。是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其突出的特征就是背逆性、挑战性、批判性。

因果联想。是指由于两个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起因。

多角度思维

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发现。

事例:有个小男孩说:“苹果里有颗五角星。”这让人难以理解,小男孩把苹果横放在桌上,然后拦腰切开,就会发现苹果里有一个清晰的五角形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