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而分品,始于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在《古画品录》序中开宗明义便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分品是评画的审美标准,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方法之一。唐开元年间张怀瓘在《画断》中把画分为“神”、“妙”、“能”、“逸”。朱景玄论画虽重“神品”但也重视“逸品”。到张彦远对画的品评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并认为“自然”方为“上中之上”。可见,这“自然”一格和朱景玄“逸品”之重自然是有同等意义的。
清秦祖永所著《桐阴论画》,集百二十家分为“神”、“逸”、“能”三品。在序言中说:“至所标品目,非可执一,有神而兼逸,有能而兼逸,有神与能擅而仍无失为逸,亦有神而不能,能而不逸……”他于评画标准,提出“神”、“逸”、“能”三品,认为三者不能绝然分开,但往往互相兼有,彼此渗透。而在相兼中,逸品常出现在神品或能品中。这种分析一方面体现了秦祖永的辩证思想,同时也看出他的审美理想,是很重视逸品之为一格的。
作为新安画派之一的汪之瑞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或轩爽清秀、飘然清逸,或古橐苍蔚、气象高洁,皆是他人品胸次的体现。
深居山林,师法造化
在以政治体制为中心的皇权社会,面对残酷激烈的阶级斗争,个人特别是文人的力量是无足轻重的。新安画家采取避世态度,既是表明他们不和异族入侵者合作,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抗拒。同时,他们也是通过自己独特的形式——以笔墨来表达自己为人处世的理想。所以他们即使隐迹遁世,却并不消极颓废,而是一方面饱读书诗,提高学养。同时他们深居山林,深入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搜览山川形势,为自己胸中丘壑,托山林以写自己胸次。所以新安画家作品往往在烟云变幻中流露出一种静穆,一种凛然正气。如汪之瑞的山石图,貌似乱山荒秽,但其厚重、方正、坚实、稳定形态,体现了一种坚如磐石、镇定自若、从容大度的豪迈气概。
渴笔焦墨,简练明净
从现存汪之瑞的画幅中可以看出他作画力求简练明净,正如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所指出的,汪之瑞“善山水,以悬肘左锋,运渴笔焦墨,多麻皮荷叶等皴,爱作背面山。”又说:“无瑞自率胸臆,挥洒纵横,以无视世之规格法者,诚豪也哉!”他的渴笔焦墨、勾勒皴擦手法,以及力求画面简练明净的构图,为新安画派画风的奠定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汪之瑞作为“新安四家”之一,对于他的文字记载很少,遗存作品亦凤毛麟角,这对后来的研究者造成一定的困难。即使如此,从所见作品,画家以渴笔焦墨,简练、明净的构图中所体现的自然淡泊、轩爽清秀、飘然清逸的超然“逸”气,静穆,厚重、稳定的凛然正气,以及镇定自若、从容大度的豪迈之气中,看到了汪之瑞画风的独创性。风格即人格,汪之瑞的这种风格与新安其他几位有共同时代背景、共同理想、共同志趣的画家一起创造了画史上有名的“新安画派”的独特风格,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欣赏、无穷的想象空间以及值得学习的笔墨功力和画家应有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