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的题材与风格反映了从公元前至公元9世纪这一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联系,表明这一地区是古代西藏西部族群的重要活动区域。
娘木底遗址的年代拥有严谨的地层学支撑,遗址中石器的制作方法与华北、华南地区相似,被确定为西藏为数不多的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其他地区
中国岩画除了南北二大系统外,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安徽、福建、广州、香港、澳门、台湾的岩画却也自成体系,它们都是抽象性的符号,用磨刻的方法制成。江苏连云港岩画的制作时间较早,与六千年以前的东夷族有关。安徽淮北岩画由于可用来论证的资料较少,它们的年代族属还没有最后定论。港、澳、台、广州、福建的岩画都与古代的越人有关,越人是在使用文字之前,站在自已的文化圈里创造了这些岩画。东南沿海的岩画还可纳入太平洋岩画圈的范围之内,这些岩画点现在或过去都紧依海岸线,离海岸线较远的岩画点的分布明显稀少,但也都傍依在入海的河流。近海的岩画点大多分布于半山或山麓的岩面之间,也有的分布在山麓的冲积台地之上。全世界范围内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很多内容丰富、具有海洋特色的岩画点分布在大洋岸边。其中“杯状形”“同心园”“蹲形”人物及抽象线性符号都是这些岩画点所共有的。这些岩画是否可以帮助我们穿越时间、空间的隧道,掘开历史之谜。
最后我们还要介绍西北高原的岩画,包括甘肃、西藏、青海三个省区。由于它们具有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文化面貌和居民生活状态的一致性,所以岩画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肯定也是相近的。在西藏的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文部县、索县、那曲县、班戈县、申扎县、定日县、当雄县、贡嘎县、巴宿县发现了岩画,其中日土县任姆栋岩画、鲁日朗卡岩画和当雄县扎西岛“纳木错”岩画较为集中。在甘肃靖远县、永昌县、玉门市、嘉峪关市、肃北蒙古自治县、安西县、玛曲县、甘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省的刚察县、天峻县、德令哈市、都兰县、格尔木市玉树县等地也都发现了岩画。
当雄“纳木错”岩画是彩绘的,对它的碳14测定,将对这一地区岩画的断代有着重大的意义。西北其它所有岩画都采用凿刻的方法制作,内容涉及动物、人物、符号、日月星辰,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关。题材可分下列几类的方法:狩猎、畜牧、争战、自然崇拜及神灵崇拜、舞蹈,其中狩猎、畜牧是主要内容。在较为荒僻、偏远的西北高原,西藏岩画最为重要。在与西藏周边的地区印度高原、巴基斯坦的岩画中,也发现有关相似的内容,对于研究西藏岩画的年代、族属、文化渊源等问题十分重要;在与北方系统的岩画相比二者最为接近,反映在岩画的题材、制作技法、岩画中出现的动物群种等方面。尤其是部分动物身上出现的装饰性纹样,可以作为与北方其它地区岩画进行比较研究的根据。西藏岩画大致可以分为早、晚二期,早期大致为吐蕃王朝之前早期金属时代,主要分布在西藏的西北包括阿里地区和藏北部分地区;晚期岩画大致为吐蕃及以后时期,主要分布于包括藏北的大部分地区及藏南、藏东南地区。西北高原岩画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古代羌人,羌人在西北强盛以后,进入甘、青河西走廊一带,后来到了西藏高原。对西北高原的岩画做深入研究或许可以画出古代民族的迁徙图。
宁夏岩画
宁夏岩画按照从北向南、由东至西的脉系规律,分布在石嘴山、贺兰口、
灵武东山、青铜峡、中卫等地,共计30余处。内容多为动物、人面像、符号、狩猎、放牧、争战、舞蹈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历史场景和乡风习俗,为了解和研究西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提供了大量翔实而形象的史料。宁夏岩画产生的年代从原始社会直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时间跨度大,至今尚无更确切的说法。
四川岩画
2016年12月考古专家在四川甘孜石渠发现岩画。据考证,石渠岩画陆陆续续“诞生”于公元前几百年至公元800年前后。在阿日扎乡和温波乡两地,发现了4处古拙的岩画,其中三处相距不过百米,大多出现在山脚下。
部分图像因岁月的侵蚀,暂无法辨识。4处岩画中,考古人员找出了40余头动物,9个人物。其中的牦牛、大角羊、大角鹿为高原特有的动物形象。
主要案例
工艺岩画
其基础材料取自玄武纪成型的青、绿页岩。因其保有最完美的页岩天然纹理,尤其经巧匠精工处理后,成型产品将自然岩石的粗犷、原始风貌展现无遗,且环保无辐射。经多项复杂工艺处理后的纳米石板画,拥有斑斓的数码写真画面,配以原矿印象,极传神的表达出人类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天性。深受文化艺术界名流、高品味人士的青睐。同时,目前也是各名胜旅游景点最具新意且最有生命力的特色旅游产品。
、 基岩多采用青页岩、绿页岩、天然砂岩、木纹岩。其成型产品适用于酒店、宾馆、大型礼堂、会议厅、会所、酒吧、家居装饰、户外公共文化墙的背景墙的铺设。基于天然岩石这样的万能载体,针对截然不同风格的场所,可谓身形百变,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完全可以准确满足上述场所的需求。
上述两类产品,因运用最新纳米材料及高温仿瓷釉化处理,户外画面可保持5-10年不褪色不掉色,工艺品类的画面,则可保有至少30-50年以上。其画面耐高温(-30—120℃)、耐一般酸、碱、耐磨蚀(可用一般家用清洁剂擦拭)。
贺兰山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岩画分布在贺兰山全长250余公里、从北到南的十多个山口中。在贺兰山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门沟、双龙山、黄羊山、苦井沟,发现岩画群20多处,画面总数约在万幅以上。
这是自远古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
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岩画:贺兰山的文身
贺兰山岩画自发现以来,它给人们的震撼和向人们提出的问题几乎同样多。有关岩画的内容、年限、创作族群等等问题,专家们各持己见,贺兰山岩画上空的这些谜团至今依然烟云缭绕。考古界有句名言:“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贺兰山岩画似乎应和了这句话,岩画研究中的诸多观点都陷入一种不可确定中。
在贺兰山上万幅的岩画中,人面像极具特色。原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主任贺吉德说,放眼整个地球的岩画图系,在岩画图像中最普遍的人面像,大多集中于环太平洋地区,这个地区有1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人面像岩画,但在远离环太平洋的贺兰山却以近千幅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最集中、图形最丰富的地区。
岩画中出现的车的形象,又扯出了另外一个谜团。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华裔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他的《万古江河》一书中曾提出:“公元前2000年,西亚、南亚、东欧、北非的族群移动十分频繁,这些族群的移动都伴随着战车的传播,而战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传入中国的。”显然,没有正式的文献资料为他的这种提法作为例证,岩画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沿着一条自欧洲到亚洲的岩画之路,我们会发现这也是一条战车蔓延之路,而车辆的形状进入中国后就出现在了天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的这条线上。殷商时期,北方的战车在性能上就高于中原地区,姜子牙帮助周文王伐纣时,派遣大将南宫适“求车八百乘于戎”,这些来自北方戎人的战车在摧毁殷商政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贺兰山地区当时就属于戎人生活的地区,如今,在整个贺兰山区,车的岩画明确显示这里当时已经拥有了成熟的造车技能。在整个中国岩画分布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贺兰山是岩画中车辆图像出现得最靠近中原王朝的地区。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