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巴赫的认识论继承了洛克感觉论中的积极一面,抛弃了洛克所指出的第二性质是主观产物。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如果离开感觉经验,堵塞反映客观外界事物的通道,从主观本身是不会产生出任何认识的。
因此,人的一切观念都是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即使像“全体大于部分”一类的公理,也“永远是获得的”。从唯物主义反映论出发,霍尔巴赫批判了笛卡儿宣称的人具有“先天观念”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那种认为“不反映客观外界事物,从人的灵魂本身就可以产生出观念来”的观点,完全是宗教偏见。
霍尔巴赫在重视感觉经验的同时,也给理性认识以一定地位。他已看到感觉虽然是认识的基础,但感性认识还是浮浅的、表面的,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人才能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他克服了经验论者只重感觉,唯理论者只重理性的片面性。
局限性
由于时代的限制,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哲学具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特征。在自然观方面,霍尔巴赫对物质这个概念,没有达到真正科学的理解。他所说的运动实际是指机械位移。人也是“一部非常复杂、由大量物质配合而成、随着各种性质、比例、活动方式而变化的机器”。
在认识论方面,他还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认识看作主观对客观纯粹消极的反映。
在历史观方面,他把观念、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认为一个观念,通过语言传播,可以“在一国之内产生革命,或竟至于影响全球。亚历山大就是这样决定了亚洲的命运;穆罕默德就是这样改变了大地的面貌”。他的这种历史观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霍尔巴赫的哲学尽管有这些缺点,他仍不失为十八世纪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他的思想丰富了唯物主义哲学宝库。在欧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霍尔巴赫占有重要地位。
人物著作
1761年,霍尔巴赫写成《揭穿了的宗教》,匿名出版;1767年匿名出版《袖珍神学》、《被揭穿的教士》;以后又出版《神圣的瘟疫》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犀利的笔锋,无情地揭露、批判法国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性质,因而招致专制国家和天主教会的禁毁。
1770年巴黎法院判决,公开销毁《揭穿了的宗教》。一名青年因携带该书,被当局查获,惨遭酷刑,并处以充军9年的重罚。这一事件表明,霍尔巴赫的哲学著作在守旧营垒引起极大惊恐。
霍尔巴赫的最主要哲学著作《自然的体系》,于1770年匿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这部被誉为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圣经”的两卷本巨著,是法国机械唯物论最重要、最有系统的著作,也是欧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该书一问世,立即震动欧洲学术界,进步人士热烈欢迎这部著作出版,而封建卫道者们却惊恐万状。当年8月,巴黎法院作出判决,公开销毁《自然的体系》;11月,罗马教皇宣布《自然的体系》为禁书。
在发表《自然的体系》之后,霍尔巴赫又陆续匿名出版了《健全的思想》、《社会体系》等重要著作。在上述著作中,特别是《自然的体系》中,霍尔巴赫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儿物理学和英国经验论者约翰·洛克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概括和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成就,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以及进步的社会政治观点。
历史影响
霍尔巴赫作为十八世纪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坚定倡导者,对法国启蒙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深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与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大卫·休谟、斯宾诺莎等人同样对教会、神权提出了很强硬的批判。这些人本主义思潮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都在西方产生很大的影响。
人物名言
①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
②宗教依靠的是欺骗、无知和轻信。
③利益根本不是别的东西,只是我们每一个人视为幸福所必须的东西。
④要公正,因为公正维系着人类;要和善,因为慷慨暖人心窝;要宽厚,因为你周围的人跟你一样脆弱;要谦逊,因为你的傲慢伤害每一个人的自爱心。
⑤只有在智力薄弱和懒惰无知的人身上,迷信才是根深蒂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