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神仙卷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该画卷用遒劲而富有韵律的,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线条描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以白描手法展现了南极天帝君与东华天帝君率金童玉女、神王力士等众仙同往朝觐原始天尊的情景。画面所绘人物形态各异,体态生动,造型优美,或气宇轩昂或富贵丰腴,或威武刚健或轻盈纤细,或庄重典雅或顾盼沉思。所绘衣冠服饰雍容华丽,裙褶绦带临风飘举,依仗供品似真似幻,花草云霓境界神奇。“构图虽无笃定之情节”,然而人物间却呈现顾盼回眸,相向对语,鱼贯而行诸状。整幅画卷墨线交错回旋,静中求变,主次分明,谐而不乱,气韵生动,“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势,且有微风拂面的姿致,极富艺术感染力。

本明信片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图片!

历代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神仙题材被广泛运用到绘画当中。神话传说、迷信怪异中的形象,则既体现着古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像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与后代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它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不仅如此,神话还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

除了《八十七神仙卷》以外, 历代著名的神话题材绘画还有: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金代杨世昌《崆峒问道图》;元代颜辉《李仙像》;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明代张宏《布袋罗汉图》、崔子忠《云中玉女图》、吴彬《佛像图》、丁云鹏《罗汉渡海图》等,不胜枚举,可谓是繁花似锦,绚丽夺目。

八十七神仙卷

吴道子(680-759年)

34×1443厘米

徐悲鸿纪念馆藏

这是我国唐代一件珍贵的白描画卷,图卷曾流落海外,1937年徐悲鸿先生在香港从一德国人手中用重金赎回,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图卷》。图中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八十七位神仙列队而行,朝拜元始天尊的内容。人物造型、构图均与北宋武宗元所绘《朝元仙仗图》相同。

藏品

发行背景

为纪念徐悲鸿诞辰115周年,徐悲鸿纪念馆特地拿出镇馆之宝《八十七神仙卷》,按原作1:1比例设计制作,相对于栉风沐雨的原作,黄金版画卷视觉效果更加辉煌壮观,人物形象更加灵动鲜明,既保持了中国绘画的传统特色,又彰显了当代黄金工艺的超凡绝技,使《八十七神仙卷》的艺术魅力得以完整再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送给今人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

相关知识

《八十七神仙卷》为一代画圣吴道子的冠世巨作,也是吴道子现世仅存的一部白描绢本。是至今存世屈指可数的中国古代重要艺术瑰宝,代表了中国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原作纵30厘米,横292厘米。

画面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神将开道,压队;头上有背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贡品、乐器等,簇拥着帝君从右至左浩荡行进。队伍里,帝君、神仙形象端庄,神将威风凛凛,众多仙女轻盈秀丽。画面笔墨遒劲洒脱,根根线条都表现了无限的生命力。

众神仙脚踏祥云,御风而行,令观者顿生虔敬之心。那优美的造型,生动的体态,将天王、神将“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加上亭台曲桥、流水行云等的点缀,画面优美,宛若仙境,赏画间似有仙乐在耳畔飘荡,使整幅作品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

全幅作品没有着任何颜色,却有着强烈渲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