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画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界画传承

唐代张彦远认为,界画的真正独立归功于隋代的两位画家,“杨(契丹)、展(子虔)精美宫观,渐变所附。界画的早期形式还不同程度地依附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创作,以及建筑的设计。然而,独立后的界画立刻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众多的画家以工谨绚丽的画笔,孜孜不倦地描绘着唐朝宫苑的华丽和帝王的奢移。其中最优秀的当推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是唐宗室,因做过左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昭道亦称小李将军。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熟,建筑的形式更富于变化,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风格的作品,其中《宫苑图》中的亭台楼阁,宫殿堂馆,连绵环回于山间溪畔,或山楼重叠,或阁道相连,雕梁画栋,彩纹绮幔,情景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且描画工细,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洋溢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湖亭游骑图》是李昭道的代表作。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达官贵人闲适的生活。亭台妙巧、色彩细秀是李派界画的一件重要作品。

五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郭若虚《国画见闻志》曾记载这一时期画家91人。其中画佛道人物者最多,界画家与山水画家(包括兼善者)各11人,可见那时界画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绘画门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有尹继昭、卫贤等,而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画家具有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和卓绝的绘画技巧。据记载,有一天蜀后主命画院画家赵忠义画《关将军起玉泉寺图》,赵忠义植柱构梁,叠拱下昂,落笔似有神助。画完后蜀后主命工匠校验画中的建筑结构是否准确,工匠经过反复检验,答道:“画中建筑如同真的一般,毫厘不差。”

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也是界画发展的高峰期。这首先得力于统治阶级的喜好与参与。宋太祖时皇家画院就有相当的规模。宋徽宗《瑞鹤图》中的屋顶就画得神采奕奕。在画院中界画家的地位不低,有时甚至还高于其它画家。《宣和画谱》列界画“屋木”为诸画种中第三位。《宋史·选举志》明确规定,界画家能迁升“待诏”的职位。在宋代的几百年里,画院的多数画家都能熟练掌握界画技法。 故南宋邓椿说:“画院界作最工,专以新意相尚。”绝非虚言。

宋代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界画家,如郭忠恕、王士元、吕拙、李嵩、赵伯驹等。而其中最为优秀的当推郭忠恕。他的《唐明皇避暑宫图》、《雪霁江行图》工而不板,繁而不乱,清俊秀逸。他以“俊伟奇物之笔,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的方法画界画楼阁,令人流连忘返。南宋的界画和山水画发展同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构图形式,注重对客观景物作更为细致的描写。

元代的界画继承宋代的传统,但在精细工巧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王振鹏的《金明池夺标图》将元代界画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画中锦旗插曳,金鼓喧天,楼阁一字排开,角连拱接,乘除相宜,毫厘之间清晰可辨,只是现存有六、七幅构图近似的作品,令人不解。王振鹏的学生李容瑾,界画也很出色,有《汉苑图》传世。夏永、孙君泽是元代存世作品较多的界画家,他们的作品大都以风景名胜为题材,像《岳阳楼图》、《莲塘避暑图》等,表现了文人士大夫欢悦闲散的兴致,以及高阔雄奇,水天一览的气势。元代是文人画迅速发展的时期,画家抱着不仕元的气节,隐迹山林,寄情书画,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创作原则。以工笔严谨、造型准确为创作宗旨的界画遭到排斥,画家急剧减少,出现了衰败迹象。

《明画录》中列到界画家仅二人:一为石锐,一为杜堇。其原因是“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笔,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这时,人们对界画的偏见已十分明显。“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是明代最有成就的界画家。他的界画创作大都散见于山水人物画中,独立的倒不多见。他画的宫殿楼台,严谨细秀,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独树一帜。这时期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画家,史无传载但水平不低,像安正文的《黄鹤楼图》、《岳阳楼图》,绣窗雕栏,精细入微,是古代界画中的佳作。在各地博物馆,还存有许多明代界画珍品,但却不知道作者是谁,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越王宫殿图》,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藏的《游春图》等。

清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界画发展史上的绝响。清代界画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袁江、袁耀为代表的聚集在江南一带的界画家,他们或师承,或朋友,勇于探索,创作活跃,是清代中前期界画创作的主流;另一部分画家居住京城,大都为清代如意馆画师,条件优越但作品内容多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技法上也过于板刻。袁江、袁耀为叔侄,画史所载极为简略。只知道袁江初学仇英,中年又得无名氏画稿学习,使画技大有提高,也曾在清如意馆服务过,并被山西盐商邀请到太原作画。袁耀师学袁江,也有与袁江相类似的经历。从他们现存的作品来看,宋代阎次平的界画风格,影响了袁江、袁耀的创作。二袁的界画楼阁描画工整,雍容端庄,建筑样式较以前有更多的变化,而且能绘巨幅大作,传世作品也很多,对后来的界画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清宫的如意馆虽不像宋代画院那样兴盛,但也有一些画风为统治者喜爱的画家像焦秉贞、徐扬、冷枚等。他们既长于山水,又兼善楼阁,创作题材大都以清廷园林建筑,皇帝出巡的宏大场景为主。作品严谨细密,但缺乏个性。画史中有记载的界画家,清代并不少,像高其佩这样的文人画家也能兼善界画,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有其《仙山楼阁图》。可见界画艺术仍为画家和群众所喜爱,只是缺少像袁江、袁耀那样富有创造性的画家。

近现代擅长界画者更少,十多年前江西的画家黄秋园先生才被人们发现,对此潘兹先生曾评价道:“秋园先生潜研六法,山水之外,兼及它科,界画尤为精绝,并世莫俦”。他的界画远宗唐宋,雍容典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界画沉浮

公元6世纪——14世纪,界画是一座巍峨宏伟的艺术宫殿,但在过去600年里却几乎变成了废墟。与其它类型的中国画不同,中国传统界画的表现对象主要是建筑,所以一般需要用界尺引笔以使所画之线横平竖直。这也是界画之所以被称为“界画”的原因。

喜好为自己歌功颂德和粉饰天下太平的宋徽宗赵佶画过一幅《瑞鹤图》:在京城汴梁的朗朗青天下,彩云缭绕的宣德门上方翱翔盘旋着20只姿态各异的白鹤,看起来空中仿佛真地回荡着悦耳动听的仙鹤齐鸣的声音。在这幅画中不仅把白鹤画得栩栩如生,也运用界画技巧将庄严巍峨的宣德门描绘得细致入微,几乎可以使人看清殿脊上整齐排列的块块灰瓦、飞檐上只只瑞兽的造型和檐下木质斗拱的紧凑结构。在一向重视写生的赵佶眼里,能够准确描摹艺术对象的界画是如此重要,以至在他执政期间,界画不但是宫廷画院的考试科目,而且界画家的地位甚至还高于其他画家并是可以成为画院内的最高职位———待诏的6种人之一。这已是800多年前的事了。

今天,在中国美术界以外恐怕仍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界画,例如,即便是在1990年代初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也找不到有关界画的辞条。这也难怪,因为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叔侄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也就是说,在18世纪下半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

拍卖价位

规格为69厘米×137厘米的《汉宫春晓》2000年7月终于在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场上以8.8万元人民币(约合1.1万美元)成交了。而在此之前的1998年5月,位于北京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还拍出了黄秋园的另一件界画作品《汉宫图》,成交价为9.02万元人民币,相当于预估价的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