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始祖欧阳询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笔法理论
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思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八诀
丶如高峰之坠石。
L似长空之初月。
一若千里之阵云。
丨如万岁之枯藤。
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如万钧之弩发。
丿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一被常三过笔。
结字三十六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代表作
唐代碑刻——《九成宫醴泉铭》
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书法鉴赏:
尺寸:碑高247厘米,宽120厘米
碑文24行,每行50字
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书笔意。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字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
九成宫此碑文,往往使许多初学者产生误解,一打眼看似很简单,觉得容易上手,但是,写上几年就知道,能写出欧阳询这个水平,实在非属易事。大家可以这么想,欧阳询从小学写字,写这块碑的时候已经70多岁,那就是已经所谓的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想写不好都不可能的化境。自从欧阳询辞世以后,历代不乏模仿追慕者,但是,不要说超越,就是比肩的都没有出现过,许多人写白了头,也就还是在照猫画虎,仅得其形,未得其神韵。史上学欧者众多,包括近代以学欧扬名者不在少数,但临帖临的形神兼备的没有一个。于是,有些人就退而求其次,把欧楷面前加上了自己的姓氏,号称某某氏欧楷了,这也是一种无奈!中国书法经数千年文化积累,绚烂多姿,底蕴宏大!真的不需要创新,能继承已经不错了,更不要说像某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创新、创新!回视书法历史,你会发现你所谓创新的一笔,早已经湮没在古人的笔墨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