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
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共中央广播事业局通信技术干部训练班,训练班的成立是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创了我国广电技术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先河。1959年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开设无线电系、外语系和新闻系。2004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英文名称为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校歌是《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学校致力于网络、广播、电信、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工、文、艺、管、经、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近年,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媒体、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一级学科稳居全国第一,中国传媒大学正迈向“双一流”建设新的历史征程。
中国传媒大学,坐落于首都北京市朝阳区古运河畔。
大阅城里、核桃林中、银杏大道上、钢琴湖畔、明德桥边,都留下了莘莘学子求学之路的足迹;“广院之春”、“半夏的纪念”、“齐越朗诵艺术节”,无不洋溢着中传学子的聪慧和才华;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广告艺术大赛、英语写作大赛、法语演讲比赛、全国高校棒垒球赛等等,始终焕发着学子的青春活力。这些点点滴滴的片片回忆,都将是中传人共同的美好记忆,是中传历史和香火传承的重要组成。
中传校史
1940年春天,党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领导筹建广播电台。红色电波第一次飞向天空,把延安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翻开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史的第一页。
1953 年起,我国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广播事业,建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由中央和地方、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广播宣传网。中国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吸纳和培养技术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广播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有力工具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高度重视,广播事业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扩大覆盖面积还需建立多个转播台,但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技术干部的极度匮乏严重制约着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1954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督导,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通信技术干部训练班成立,训练班的成立是
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创了我国广电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先河,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
1954年至1958年,训练班的教职工和学员在良乡度过了艰苦快乐的时光,不仅有专业课的学习,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也丰富多彩。训练班教职工人数由4人增加至53人。
1956年,刘少奇在听取广播事业局工作汇报时,提议创办培养广播
干部的高等学校:“你们为什么不办大学,搞一个大学好。应该有一个大学来训练广播干部。”
1958年,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原训练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
1958年9月2日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成立时,地址选在南礼士路。到10月底,专科学校全部自南礼士路迁至真武庙二条9号大灰楼(后改建为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所属的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
1959年9月4日,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周新武在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宣布:“北京广播学院正式开办起来了!”9月5日起,广播学院首批新生陆续到校,共招生573人,其中新闻系240人,无线电系278人,外语系55人。
1961年6月20日,北京广播学院的发展受到第一次严重挫折。中央广播事业局根据中央关于调整高等院校的指示,决定北京广播学院停止招生,并被列为“调查裁撤”的范围。
1963年5月24日,国务院下达《关于恢复北京广播学院的通知》(国文办字367号文件),同意恢复北京广播学院。
1964年,北京广播学院编印的《广播稿选》第一集出版。在编辑此书时,郭沫若先生提供了很多帮助并题写了书名。为表感谢,学院特赠书一册以表纪念,同时还请郭沫若先生为学院题写“北京广播学院”六个大字,做横匾用。11月11日,郭沫若在回信中为北京广播学院题写了校名,成为学院的珍贵纪念。
1965年6月,北京广播学院决定将定福庄北京石油学校作为学院新校址。
1970年5月,学院被江青反革命集团指为“黑基地”;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再次向中央报送《关于北京广播学院停办的请示报告》,同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北京广播学院试行撤销。至此,北京广播学院完全停办。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北京广播学院得以恢复重办。
1981年,学校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获奖歌曲,并向全国推荐,随即这首歌成为了21世纪80年代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
1984年2月,国家教委下发〔84〕教成字004号文,批准北京广播学院可以举办函授教育。
1985年5月24日,经文化部批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社号 450,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
1995年,由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工程系、广播电视传输系、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录音系、工程基础部、电路实验中心等7个系级机构组成了北京广播学院第一个学院——工学院。后来,又相继成立了专业基础部、专业实验中心、科学艺术系、计算机系和自动化系、数字媒体技术系等六个系级单位。
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学院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
2001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动画技术专业独立为动画学院。
2002年,工程基础部独立为理学院;同年,计算机系独立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2004年春天(北京广播学院建校50周年前夕),《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视频录制成功,影片汇聚了罗京、白岩松、康辉、敬一丹、周涛、李咏、毕福剑、陈鲁豫、李湘、崔永元、胡可、赵琳(赵子琪)等众多校友倾情出演,亲切感人、催人向上。校歌以象征着青春、团结、昂扬向上的白杨为喻,描绘了北京广播学院校园的秀美风光,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渴求知识,勤奋钻研,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赞美了广大师生志在一流,以天下为己任的敬业精神和远大志向。
2004年夏天,国家教育部认为,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代表了国内信息传播领域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新校名中可以使用“中国”两个字。其次,北京广播学院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大学框架,由一所学科相对单一院校转型为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新校名中“大学”两个字也是实至名归。由此“国”字号大学在建校50周年校庆前夕顺利诞生。
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为了体现历史的传承性,从之前郭沫若先生《广播稿选》的笔迹中选出了“中”、“国”、“传”、“媒”、“大”、“学”这六个大字,组成了中国传媒大学校牌上的字。苏志武校长、周济、徐光春为中国传媒大学校牌揭牌。
2007年,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更名为计算机学院。
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2013年,理工学部(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组建,我校的理工科教育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
2014年9月20日,美丽的中国传媒大学迎来了她60岁生日,众星云集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