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
歙县唐代有麻纺业、酿酒业、造纸业、制墨和砚雕业。宋代新增帛、绢、绸织造业。元代,徽城设立染织局。明代,刻书业兴起。民国12年(1923)始建电力工业。民国26年,官商合办“歙县平民工厂”,生产草纸、棕绳、肥皂、腊烛。民国37年,中心工厂有制油部、棉织部,手工生产食油、腊纸、棉布。至1949年,本县始有机器织布工业,并有碾米、酿酒、油脂、粉丝、茶叶加工、造纸、徽墨、印刷等小型工业90家,总产值403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
1950—1952年,工业、手工业恢复和发展较快,工业企业发展到135家,拥有职工2500人,总产值1675.57万元,平均年递增率60—67%。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进行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至1957年,有工业企业128家,职工5316人,总产值3621.57万元,平均年递增率16.67%。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盲目新建了一大批工厂,造成比例失调,之后,许多企业不得不“下马”。1959年至1962年,工业企业由231家、职工8527人,下降到152家、职工3310人,总产值由7769万元下降到1708.86万元。1962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至1965年,工业企业有115家,其中全民17家、集体98家,拥有职工3563人,总产值回升至2067.27万元。三年调整期间,平均年递增率6.65%。1966—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正值“文化大革命”前期,一些企业党政领导靠边,生产发展缓慢。至1970年,有工业企业124家,职工5687人,总产值3066—21万元,平均年递增率8.2%。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创办了建材、农机、造纸等企业。至1975年,有工业企业125家,职工5945人,总产值5340.9万元,平均年递增率11.74%。1976年后执行第五个五年计划,至1980年,有工业企业130家,职工7305人,总产值7261.97万元,平均年递增率为6.34%。1981年以后,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加强老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至1987年,本县有工业企业2565家,职工26270人,总产值18689.1万元。
2011年,歙县102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3亿元、利税3.5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3倍和4.7倍,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0户,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5户。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4个。
第三产业
唐、宋以来,歙县商业逐渐繁荣。明、清时输出的大宗土特产品有茶叶、木材、桐油、贡菊、白术等;输入主要有粮食、食盐、布匹、南北杂货等。民国时期,县城和水陆交通比较方便的深渡等地已成为物资集散地,另一些集镇定期不定期开展集市贸易。抗日战争暴发后,县城几次遭日机轰炸,数十家商店受灾,市场萧条。至建国前夕,物价暴涨,许多商号破产。
建国后,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以国营商业为主,集体、个人商业并存的商业体系。对生产资料商品,1953年以后即实行计划分配供应的办法。1980年后,计划外议价、高价商品逐步进入市场。对生活资料商品,初期敞开供应。1953年后,粮、油、棉实行统购统销,部分其它商品也采取凭票供应的办法,1980年后逐步敞开供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除少数年份外,基本上逐年上升。194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82万元,1965年为2934万元,1978年为6713万元,1987年达21064万元,其中,生活资料商品零售额17765万元,生产资料商品零售额3299万元。
2010年,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完成17868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亿元。
旅游
歙县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
城”,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渔梁坝、郑氏宗祠、竹山书院、许村古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安碑园石刻、渐江墓、长庆寺塔、太平桥、南谯楼、忠烈祠坊、圣僧庵壁画、黄宾虹故居、贞白里坊、新州石塔、方春福宅、张林福宅、方士载宅、丰口四面坊、殷尚书坊及大司徒坊、潘氏宗祠、吴氏宗祠、风雨廊桥、东谯楼、徽州府衙、敬本堂、曹氏二宅、稠墅牌坊群、天心堂、棠樾古民居、员公支祠、周氏宗祠、汪华墓、昱岭关、大母堨、昌溪庙坦及水口、紫阳桥、叶村洪氏宗祠、万年桥、太湖祠、槐塘双坊、石潭吴氏宗祠、 巴慰祖宅、 徽州府衙、蕃村鲍氏宗祠、王氏故宅、郑村和义堂、 雄村五石坊、吴承仕宅、张曙故居、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徽州古城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歙县雄村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明万历十二年( 1584)建,坊石质为砾凝灰岩(茶园青石,又称黟县青),八柱,口字形平面,南北长11.56米。南、北二面依二柱三楼式,东、西二面依四柱三楼冲天柱式,结构稳固,造型丰满。石坊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图案典雅,刀法娴熟。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其四柱三楼冲天式石坊形制,垂明清数百年,在石坊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全国独一无二。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或徽州府衙站。
徽州府衙
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
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建。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或徽州府衙站。
渔梁坝
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位于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中,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使可下到渔梁坝。渔梁坝坝长143米,底宽27米,
顶宽6米,高约5米,坝上下水位落差2.9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有专家认为,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因此又被称作“江南都江堰”。
2005年,渔梁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渔梁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可乘1路公交车至渔梁景区站或乘坐1或2路车至渔梁景区西入口(香格里拉小区)站。
斗山街
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 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
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贞节坊”等等。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站或徽州府衙站后步行8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