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8
分类

主要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经济发展

综述

2006年吕梁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在山西全省的排名中,由2005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七位,增长幅度高居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0.7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完成254.7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工业完成232.2亿元,同比增长25%,建筑业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23.4%;第三产业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9.2%,呈现出经济水平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0年吕梁市地区生产总值845.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435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463美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69.6%和2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84.3%和 15.3%。

2013年吕梁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6亿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866.5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296.5亿元,同比增长6.6%。三次产业比重为5.3:70.5:24.2。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01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67元。

农业

2005年吕梁市粮食总产6.79亿公斤,亩产量由“九五”时期的123.8公斤增加到“十五”时期的142.3公斤,增长14.9%。全市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确定了小杂粮、畜牧、林果、蔬菜、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初步构建了“一区三带”(一区:即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三带:沿黄红枣带、沿吕梁山东西麓核桃杂粮带、平川果菜、畜禽和农产品加工带)优势产业带和十大区域农产品基地建设。以谷子、豆类、薯类为主的小杂粮面积达到320万亩,比2000年增加30万亩,占到全市粮田面积的65.9%,初步形成了以汾阳、离石、柳林为主的50万亩优质谷子基地,以岚县、临县、兴县、方山为主的60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和以临县、兴县、方山、柳林为主的70万亩优质豆类基地。汾阳市被命名为中国优质小米之乡。以种草养畜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兴县、岚县、方山)建设为主的畜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城、文水、岚县、方山为主的20万头肉牛育肥基地,文水县已成为全省十大畜牧强县,交城县成为全省秸秆养牛示范县。汾阳、孝义两市跻身全国核桃生产五大县之列,汾阳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有VC之王之称的野生沙棘在吕梁山区达156万亩,占到山西省沙棘资源的50%以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以反季节为主的蔬菜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日光节能温室设施栽培面积达到2.2万亩,仅交城县就发展到1万余亩,占到全市的近一半。以地道药材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5万亩。

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6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

工业

截至2005年底,吕梁市有焦化企业103户,焦炭生产能力3400万吨、副产焦油120万吨、粗苯30万吨、剩余焦炉煤气60亿立方米,孝义-汾阳、离石-柳林两个机焦生产区逐渐形成全国优质焦炭基地。产品有一级和二级冶金焦、特级和一级铸造焦,不仅国内畅销,而且在国际市场也享有盛誉,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焦炭行业产值约占全市总产值的36.4%,利税约占全市利税总额25%。 全市有各类化工企业25户,主要产品有钾盐系列、尿素、橡胶制品、二硫化碳、炭黑以及焦油加工产品和少量精细化工、医药产品。文水百金堡科技化工园区是全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其硝酸钾和碳酸钾产量占全国50%以上,碳酸钾销量居世界第一。交城宏特煤化工公司年焦油加工能力45万吨,其20万吨加工装置是国内单套设备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全市有各类冶金企业80户,主要产品有钢铁、金属镁、铁合金、铸件、铝矾土、耐火材料等。生铁生产能力300多万吨,铁合金生产能力10多万吨,铸件生产能力50多万吨,铝矾土和耐火材料生产能力100万吨以上。中阳钢厂在山西省百强企业中排位第23名,交城亚太、孝义城财、文水海威、交口天马等百万吨以上钢铁企业迅速崛起。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95.4亿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877.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75.6亿元。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9.6亿元;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96亿元。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9.1亿元;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2万元;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3亿元;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73.1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5.5亿元;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3亿元。从行业分类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64.7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1.1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实现增加值55.5亿元;酒类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6.9亿元;炼焦业实现增加值46.6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7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9亿元。

商贸业

截至2005年底,吕梁市各类市场已发展到69处,城镇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8.35亿元,商业网点发展到2.14万个,餐饮和生活服务业网点2641个,商业从业人员达到68万人,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83亿元,全市取得自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扩大到80户;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亿美元,其中,出口2.74亿美元,进口0.26亿美元,贸易顺差2.4亿美元。

2013年,吕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344亿元,同比增长14.2%。城镇零售额完成273.2亿元,同比增长14.4%;乡村市场零售额完成70.8亿元,同比增长13%。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16.1亿元,同比增长10.9%;零售业完成287.8亿元,同比增长15.3%;住宿业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9.2%;餐饮业完成33.4亿元,同比增长7.5%。分限上行业看,限上批发业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2.5倍;限上零售业完成92.4亿元,同比增长10.9%;限上住宿业完成3930.6万元,同比下降11.3%;限上餐饮业完成5.3亿元,同比下降4%。

(图册《吕梁城市风貌》中部分图片来源: )

社会事业

文化

小说《吕梁英雄传》、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这些穿越时代、影响过几代人的红色经典就孕育、诞生于吕梁。

截至2012年末,吕梁市共有28个图书馆和文化馆,其中有10个馆达到了国家等级馆要求,全市所有的“两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148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多数已经达到山西省规范化建设标准;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实现全市3112个行政村全覆盖;20户以下村村通,完成了20793套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2.3万户,全市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8.04%;农村电影放映场次37308场,受益群众390万人次,覆盖率达99%,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的电影放映目标。各文艺院团积极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下乡演出达到4000余场。全市文化系统围绕“三大活动”,组织“和谐吕梁”专场文艺晚会10场,市直文艺表演院团送戏下乡572场,观众近140万人次。全市非遗项目总计达到116个,有183人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