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外记》卷二下)。可见,文王礼贤下士、仁慈爱人的美德闻名遐迩,大得人心,已经变成一种巨大的政治感召力,"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为后来的周邦强盛、伐纣灭商、一统天下,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民众基础,这就是实行仁政德治最大的社会政治效果。可以说,假如没有周部族早期的"仁政"思想,也就完成不了后来周公推行的"礼乐之治"。
武王即位以后,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做辅相,还有召公、毕公等人辅佐帮助,以文王为榜样,承继文王的事业。武王二年观兵盟津,"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这实际上是武王发动灭商战争前的一次预演。这一时期,殷纣王更加残暴,杀比干,囚箕子,荒淫无道,于是武王立即发动了灭商战争。周军至于商郊牧野,"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发动进攻,纣王军队前线倒戈,纣王登鹿台自尽,周军占领商都朝歌,宣告了殷商王朝的灭亡。西周建立以后,岐周仍属王畿之地,被称为故都。据史料记载,"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93;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国。"近年来,在岐山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的甲骨文,其中七片有"周公"字样。据李学勤等大多数专家推断,这一带应是周公家族的采邑。
武王建国,在全国实行分封制,周公被封于鲁,但留相王室,由儿子伯禽代封。《史记·鲁周公世家》:"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实际上,周公是周初分封制度的积极推行者,史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焉", 只有一小部分是异姓诸侯国, 主要是功臣封地(如齐国是姜尚的封地)或者是古帝后裔的封国,目的就是要 "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从体制上建立一套和谐统一的政治秩序。西周建立两年后,武王病危,希望与周公"兄弟相后",周公非常惊恐,"涕泣拱手",没有答应,而是立武王的长子诵为太子,由周公负责培养和教育。武王死后,姬诵即位,是为成王。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由此开始。
成王即位时,年仅十三岁,由周公辅佐。周公力挽狂澜,稳定周初局势,平定"三监"叛乱,营建成周洛邑,继承先祖遗训,为得天下之贤人,他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周朝统治稳定后,周公总结前代经验,颁行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即历史上的定刑书。周公正三统之义,辩二十四节气之应,制十二月赋政之法,肇制文王之谥。周公摄政七年,将致政成王,朝诸侯于明堂,使周初的统治秩序走上了正规。
周公还政成王后,退居卷阿,即现在的岐山周公庙所在地,制礼作乐。凡政制刑法、朝章国典、贵族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婚等,"经礼三百,典礼三千",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分为吉、凶、军、宾、嘉五个方面,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辩等列,顺少长",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上述周初形成的典章制度,统称为"周公之典"。可见,周公把岐周和谐文化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说他是岐周和谐文化的集大成者。
周公上述思想文化精神的实施,直接促成了周初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即出现了后人称颂的"成康盛世"。《史记·周本纪》载:"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年不用",使姬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800余年。
形成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极力推崇西周时代的礼乐文明。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至在晚年还发出"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感叹。可见,周公是孔子心目中的元圣,加之以后的孟子、董仲舒、朱熹等都非常推崇周公,以至于周代的礼乐文明影响着中国历史几千年,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长寿的文化基因
那么,周文化的长寿文化基因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主要有三个长寿基因。
首先,周革殷命,颠倒乾坤,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信仰,那就是“天”的精神信仰。这一精神信仰赋予周人统一的文化意识,为周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价值标准,为周人的社会活动提供了动力。周人的“天”包含两重意义:一层意义是至大无外、至高无上的自然之天;另一层意义是玄妙不测、主宰一切的神明之天。周人的“天”是自然和神明共同构成最高范畴的精神信仰。
周人“天”的精神信仰起源于《周易》。据《史记》记载,周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周易》的革命性思想在于,它将相传是伏羲时代以“艮”卦为首的《连山易》,以及相传是黄帝时代以“坤”卦为首的《归藏易》,转变成了以“乾”卦为首的《周易》。“艮”代表山,“坤”代表地,“乾”代表天,周人以“乾”卦为首,表现了周人对“天”的精神崇拜。这一“颠倒乾坤”的转变意义重大,它可以和西方16世纪哥白尼将“地心说”转变为“日心说”相媲美。哥白尼的“日心说”改变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的宇宙观念,在西方引起了伟大的“哥白尼革命”,“科学的发展从此大踏步地前进”。周人确立以“乾”为首卦的“天”的精神信仰,改变了远古时代的拜物教信仰,使得周人的精神信仰超越了狭隘的物神范围的限制。仓孝和指出“周初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只有发生在两千年以后的欧洲文艺复兴及其以后的启蒙运动可以与之相比”。惟有“天”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自然神明,个人的吉凶祸福、国家的盛衰存亡都与“天意”、“天命”。存在着微妙的意义联系。世俗生活只有在“天”的授意下才具有合理性,世俗活动只有在“天”的授命下才具有神圣性。“天”的精神信仰,使周人最早具有了统一的普世主义文化意识,并赋予周人以强烈的使命感。《论语》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精神信仰赋予周人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为周人的社会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天”的精神信仰的确立,对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孔子讲的“天命”,墨子讲的“天志”,老子讲的“天道”,始终没有离开“天”的精神信仰,这为中华民族精神信仰开拓了广阔的意义空间,并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合理性、神圣性的基础。
以德为先
其次,周人制礼作乐,隆礼重仪,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伦理观念,那就是从“德”为先的价值原则。周人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要求治理国家必须“明德慎罚”。周人说的“明德”,就是“敬天”、“保民”。“敬天”就是要敬信自然神明之“天”,以“天”为合理性、神圣性的根据。“保民”就是要“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隐痛)”,给劳动群众以恩惠,对鳏寡孤独者以抚恤。除了“明德”,还要“慎罚”,“慎罚”就是不可“乱罚无罪,杀无辜”,应该“宽绰厥心”,以宽容大度为怀。周人认为,“德”是与“天”连在一起的,一个人、一个族、一个国家有“德”,就会得到上天之“命”,成为“受命”之国、“受命”之族、“受命”之人。如果失去了“德”,那么,天命就会转移支别处去。殷人代表夏人,周人代替殷人,关键在于有“德”还是无“德”,即使周人自己失了“德”,天命也是会转移的。许倬云先生认为,周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观点,在人数文明史上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他认为这一重大突破“可说是开辟鸿蒙,将史前的文化带入文明;自此以后生命才有意义,人才能有善恶好坏的标准,才有超越的道德判断。人类曾经拥有过不少文化,但只有若干文化提升为伟大的文明传统,而大多数人类缔造的文化成就不过解决了衣食住行,却未再提升境界。人类之有文明也不过是这一念之差别而已!”《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赋予周人讲“诚信”讲“仁义”的伟大道德传统。周人确立的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