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广东45个项目获奖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9-01-10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粤科宣)昨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据了解,2018年度广东省共有45个项目(含专用项目4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4,比2017年增长18.42%,广东省获奖项目数占全国比例达到15.79%,为近年来最好成绩。
2018年度,广东省45个获奖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7项、科技进步奖36项(含专用项目4项)。其中由广东地区单位或个人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有9项,包括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牵头完成获奖项目数量保持平稳。
广东省获得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均由广东地区科学家牵头完成,均属于生物学领域,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教授完成的“EMT-MET的细胞命运调控”项目和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完成的“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项目。
在广东省获得的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中,1项由广东牵头完成。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李小森研究员牵头完成的“深海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成果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广东省获得的36项(含专用项目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6项由广东牵头完成。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吕劲松牵头完成的“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决方案研制与大规模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也是2018年度广东省唯一一个牵头完成的一等奖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吴波教授牵头完成的“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华南农业大学吴珍芳教授牵头完成的“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 ”项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牵头完成的“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等5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8年度
国家科学技术奖
广东省共有45个项目(含专用项目4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获奖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4,同比增长18.42%;
获奖项目数占全国比例达到15.79%,为近年来最好成绩。
相关新闻
广东高校9项成果获奖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广东高校共有9项成果获奖,其中3项是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华南农业大学获2项,华南理工大学1项。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农业大学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位居广东省第一,全国农业高校中位居第三,同时也成为广东省第二家荣获国家三大奖的单位。
杂交水稻育性控制 突破性成果
所获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
刘耀光院士主持完成的“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项目
刘耀光团队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与育性转换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人们对杂交水稻并不陌生。中国杂交稻已推广应用到30多个国家,最初,尽管人们能成功研制杂交水稻,但水稻杂交育种材料育性调控的内在道理却还没人能说得清。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刘耀光的工作。刘耀光说,“做科研,我们就是要追根问底,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是杂交水稻育种关键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围绕杂交稻育性调控机理的科学问题,阐明了应用于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的孢子体型(野败型为代表)和配子体型(包台型为代表)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阐明了水稻籼粳杂交不育与亲和性的分子遗传机理,提出了“双基因三因子互作”和“双基因分步分化”的分子遗传模型,发现了具有育种价值的新种质,是我国杂交水稻分子遗传基础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打破我国种猪 长期依赖进口困境
所获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
华南农业大学吴珍芳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项目
该成果创新了瘦肉型种猪分子育种技术、遗传评估和性能测定技术、体细胞克隆等扩繁和养殖技术,创建了中国瘦肉型种猪四系配套育种新体系,培育了两个四元杂交高效瘦肉型猪配套系,打破了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困境,项目成果已在全国30个省份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吴珍芳在种猪育种事业上坚守了30年,只因他有一个梦想,“推动我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他先后主持培育了“华农温氏Ⅰ号猪”和“温氏WS501猪”2个新配套系,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选育的种猪新配套系得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年创产值300多亿元,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广东省率先建立猪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并在如何提高体细胞克隆效率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应用。近年来在环保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得3种育种新材料。
主编我国首部建筑混凝土 结构耐火设计标准
所获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
华南理工大学吴波教授主持完成的“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司空见惯的材料,但人们却很少关注到,混凝土生产会消耗大量天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废弃混凝土堆放、填埋还会占用大量土地。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的统计,我国2016年商品混凝土产量18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50%,每年产生废旧混凝土高达2亿吨以上。
“如果既有的混凝土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还可以重复利用那该有多好。”吴波曾这样说。多年来他扎根于结构耐火、结构抗震、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等研究领域,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标准,以及国际上首部再生混合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主持了摩擦消能器在我国的首例减震工程应用,实现了建筑结构采用大尺度废旧混凝土块体的首例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