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癌
虽然在广州发病率排在肺癌、大肠癌、乳腺癌之后,但肝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排在第二。
高危人群:
有明确乙肝或丙肝病史的病人;诊断有乙肝、丙肝所造成的肝硬化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酗酒者和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筛查方案:
高危人群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肝功能、甲胎蛋白定量、乙肝DNA定量和B超检查。
5.鼻咽癌
全球4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南方,包括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海南都是高发区,其中广东最高。
高危人群:
一般认为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长期在环境致癌因素(例如腌制食物、烟草和EB病毒反复激活)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鼻咽癌的发生。
筛查方案:
抽血1~2毫升,用ELISA法检测VCA/IgA和EBNA/IgA,一次检测费40元。检测阴性者患病风险较低,四年需复查。阳性者需每年复查一次,如果为高风险者,需要马上进行鼻咽纤维镜检查,确认是否出现早期鼻咽癌。
6.前列腺癌
十年间,广州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从6/10万上升到13/10万,上升了117%,属于发病率上升较快的癌种。
高危人群:
有前列腺癌家族史,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者。
筛查方案:
50岁以上的男性应在年度健康体检中加入血清PSA项目,PSA加直肠指检是公认最佳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法。
无特别症状如何筛查
高危因素“对号入座”
0~74岁的广州人,有22%的几率患上癌症,癌症呈现出常见病的趋势,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教授强调,当肿瘤来袭时,身体会向你发出求救信号,就看人们是麻痹大意地放过,还是敏感捕捉到信号。平时要注意身体的细节变化,如果出现了新现象或身体规律的改变,如突然耳鸣、大便异常、浑身乏力、贫血等,应重视。
高危人群:
查出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但是多种癌症发病率都在增长,是否每一种都需要“筛一筛”?假如身体没有异常症状而又希望有针对性地做癌症筛查,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和常见癌症的高危因素,从自己具有高危因素的癌症筛查做起。
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是肠癌的高危因素……具有高危因素究竟有多“危险”?广州的“五癌”筛查给出了参考答案。
去年,广州市在约1.58万名40~69岁常住居民中开展了针对目前五种高发癌症——肺癌、乳腺癌、肝癌、大肠癌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的筛查工作。根据高危因素初筛评估出的高危人群,检查出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专家提醒:
高危人群应“对号入座”定期筛查
在这次筛查中,高危人群接受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后,16.8%发现有阳性结节,3.9%的人疑似肺癌;
参加乳腺B超和/或钼靶检查的高危女性中,良性病变数达57.3%,疑似乳腺癌达6.2%;
而参加肝脏B超的肝癌高危人群中,占位病变的达9.9%,疑似肝癌的占0.5%;
参加胃镜和肠镜检查的高危人群中,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分别为8.7%和14.4%,还发现了1例胃癌。
在越秀区的大肠癌筛查中,高危人群的大肠癌的检出率达到503/10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34/10万的比例。癌前病变检出率更是高达6600/10万。
因此,高危人群“对号入座”定期筛查,是经济、有效的防癌方法。
“早发现”VS“过诊断”
不同癌症需区分对待
总的来说,癌症的死亡率和早诊率呈反比,发现越早,死亡率越低。但是实践中发现,在健康人群中的某些癌症筛查的普及并未降低该癌症的死亡率,原因是筛查使众多原本潜伏而未发病的癌症被检出,被指有浪费卫生资源、使患者额外受治疗之苦之虞。
甲状腺癌:
在国外不赞成大面积筛查
“筛查早发现是否会导致过度诊断,要分不同癌症来看。”林国桢表示,如甲状腺癌,尽管在广州这两年发病率上升很快,但死亡率非常低,在国外也不赞成大面积筛查,一是因为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不高,病程可能长达十多二十年都没有明显症状,有的患者是在死后解剖才发现病情;二是因为对比发现健康人群筛查和摸到肿块才到门诊做检查的人群,早期检出率和患者生存期没有差别。早期发现就有“过度诊断”的嫌疑。
目前,国外公认效果最好、最值得做的癌症筛查包括大肠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我国鼻咽癌高发,鼻咽癌筛查的效果也不错。
非小细胞肺癌:
靶点不合适不宜靶向药物治疗
“早发现”常被认为是“早治疗”的基础。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病情,在抗癌路上往往就有更大的主动权。近年来,随着癌症治疗方法不断发展,微创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新方法越来越多,许多病人对此抱以厚望,甚至有人散尽家财也想尝试。曾益新提醒,必须掌握癌症治疗的“度”。并非每个癌症患者都适用新疗法,尤其是在分子靶向药物的运用上,患者一定要先做好基因检测,不要盲目用药。例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在东亚人身上的有效率高达近七成,但前提是必须找到合适的靶点。如果病人没有出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也无法延长生存时间,只能白花钱。
前列腺癌:
不需盲目追求根治
另外,在某些癌症中,无视个体情况和条件一味追求根治,有可能走向过度治疗的极端,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弊大于利。如前列腺癌的治疗指南中,对于低危患者,可以主动监测前列腺癌的进程,在出现病变进展或临床症状明显时再给予其他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医生评估,认为治疗伴随的并发症大于延长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情况,指南也建议进行主动监测。随着癌症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治”固然是理想结果,但“与癌共存”实际上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