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想,孩子只要健康就好,当孩子还是个小婴儿,我们想,孩子只要快乐就好。孩子大了,我们是否还在为我们的初衷而努力?
秘密一:做好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心理准备
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阶段,轻轻松松地玩了3年。没有学过写字,没有学过算术,没有学过英语。那么,在他进小学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他都考不了高分,不会给你带去荣耀。这是大家先要做好的幼小衔接准备。
从宝宝出生开始,做父母的就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教育好自己的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后要让宝宝自己穿脱衣服,不和别人抢玩具,上课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打闹不撒娇,做个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快快乐乐的过好童年,至于孩子将来能走多远,都要靠孩子自己!
既希望孩子在幼儿园玩得开心,无忧无虑,又希望孩子学一天,就能超过别人在幼儿园学了一年的孩子,这个假设太违反能量守恒原理。上帝如果真答应了你的这个请求,估计他会在别的什么地方关一扇窗。
不让孩子提前学的好处很多,连小学老师都是这么说,在此就不一一罗列。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因为孩子不懂,所以会很认真听讲,很认真做作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试的分数一次比一次高,会尝到了认真听讲的好处,认真做作业的好处,更发现,原来通过努力,很难的东西可以变得很容易。健康的学习习惯是最宝贵的收获。
秘密二:不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不为老师所喜
我接触过很多小学老师,他们传递的都是同一个信息“他们不喜欢不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他们并不是讨厌“学习成绩不好孩子的家长”。家长们以为如果自己孩子的分数低,一定会被老师厌烦,这是家长们的一个认识误区。所以,你需要让老师们知道,我的孩子现在分数低的原因,我们正在努力赶上。老师们特别喜欢这类家长,哪怕他的孩子分数并不高。
要让小学老师知道,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学过写字和大量的计算。并用语言和行动告诉老师,我们正在很努力地追上大部队。现在的大潮流是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学习写字和数学。如果你的孩子是少数,一定要找机会让老师知道。
秘密三:孩子很有可能不知道考试的含义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学前没有考过试,他刚进学校,你已经陪他一起很认真地复习了,却拿回一张很低分数卷子,最大的可能是他不知道什么叫考试。在和他订正知识点前,先和他一起搞明白,考试是什么东西。
“考试”的正确概念和a,o,e一样,不会自然而然地跑到孩子的脑子里。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一个孩子,班里考英语,他交了一张空白卷子上去。妈妈觉得奇怪,明明昨天在家和他一起复习他都会啊,怎么卷子上一个字都没写呢?回家后,妈妈问孩子,孩子说:我做了呀,我把所有老师纸上写的那些都读了一遍,空出来的,我都读了。
原来,孩子的学校要求一年级的孩子不留书写的作业,每天回家的作业只有读,读过就算完成了。孩子以为发了考试卷,把卷子读一遍,连需要填空的,上面没有写的都读了,就算是完成了。
这是个好孩子,一个考了零分没有哭天抢地,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是会的,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一个好妈妈,一个看着一张零分试卷仍然能很平静不发飙。
找到了原因,咱下次再来。人就是这样慢慢长大,不是吗?
秘密四:不把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进小学的头一年,无论如何,不管孩子做了什么让你难堪的事情,请不要对孩子发火,更不要让孩子难堪。如果一年实在坚持不了,请坚持一个学期。如果一个学期都坚持不了,请至少坚持三个月。
至少坚持三个月,是因为这时候大部分学校,已经完成了一次期中试,这次考试,能让你看到你们的努力结果,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
如果你的孩子,在入学前没有学习过小学的内容,他掌握知识需要的时间肯定比已经学过的孩子要长。所以,我们不能以今天老师教了,怎么别的孩子会了,你还不会,来要求孩子。但是,期中考试(如果老师不超学习大纲的话),考核的是孩子在这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果,这个阶段拉得比较长,上学前没有学过的孩子,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反复,如果方法得当,也都会得七七八八了。但是课堂小测验,当天的作业,就比较难能反应出孩子的努力过程。
家长平静坚持的时间越长,你和孩子的收获就会越多。这个世界上,有一条规律适用任何事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秘密五:老师喜欢思维活跃、遵守规则的孩子
老师喜欢会听课,思维活跃,愿意守规则的孩子,哪怕孩子的成绩不是最好。
0到6岁,我们没让孩子写字,没有让他们去学数学,那让孩子学了什么?我们教会了他们倾听,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教会他们需要尊重他人,不能破坏环境。这正是小学老师喜欢的。
秘密六:玩也有诀窍
给了孩子新的教育,不是放他们傻玩六年,玩的这六年,要建构的能力很多,如果只是傻着玩,上学自然就能学好,那大山里的孩子学习应该最没问题。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我们的教育方向就是观察孩子,帮助孩子,使孩子的成长朝向易于生存的方向,朝向将来社会所需的人格品质的建构。我们知道环境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与遗传的影响是同等大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我们所设计的环境因素完全由儿童决定。实际上它是在我们的教育理念支持之下,根据孩子在环境中的发展状态不断调整——反思——再调整而来的,是我们与孩子共同创作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我们和孩子。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具体的,不是一个“良好人格”和“易于生存”这样的词就能解释了的。
这个目标共有十五个项目:
1、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2、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3、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
4、天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5、天然的对工作热爱
6、使人类发展的质疑和解疑特质
7、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8、对人类文化和自然具有同等的兴趣
9、头脑清楚
10、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11、无意识的对群体的兴趣
12、有进入主流教育的适应能力
13、易于适应环境
14、崇尚真理、坚守原则的素质
15、抗冲突能力
真正会玩的孩子,都有很强的探索精神,专注力一般会比较好,也不用特别担心他的学习,哪怕暂时落后一点也没关系,人生就是一个长跑的过程,看的是谁的后劲足。所以在上小学之前,先培养孩子学会玩很重要。
玩和学本身不是对立的。如果没有大人的不当干涉,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单脚跳和做数学题一样快乐,画画和写字各有乐趣。都是不同年龄段自然而然会发展出的能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成年人为孩子准备合适的环境,能够提供适当的材料,提供适当的帮助。
秘密七:别把你的焦虑传给孩子
如果你自己曾经对学习和分数产生过恐惧,那么你有很大的机会把这种焦虑移情到孩子身上。当你相信学习并不难,分数并不是唯一衡量成功的标准,可能焦虑会随之而散。
在幼儿阶段中,如果家长和老师很少对孩子评价的话,孩子会处于一种很懵懂的状态。孩子上小学了,哪怕他考试考得不是很好,一般也不会对分数很敏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焦虑,很放松,孩子一般就不会对分数敏感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