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8
分类

国家级、市级教学团队列表

院系设置

截止2016年3月,上海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26个学院、2个校管系。

教学建设

截止2015年,上海大学建有4个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108门校级精品课程。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的首批高校之一,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就业经验典型高校”之一,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41%。

上大学子先后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JA中国大学生全球商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比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全球学生供应链挑战赛(亚太区)、中国机器人大赛等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冠军,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获得佳绩。

国际交流

上海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截止2016年5月,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学校不间断地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考察和学术交流,每年有大批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访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尼·莱格特等国际知名学者和法国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等外国政要先后来访;克劳斯·冯·克利钦、杨振宁、李政道、池田大作、费里德·穆拉德等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聘为名誉教授。

上海大学是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截止2016年3月,在校就读外国留学生4087人,其中学历生731人。学校建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

学校排名

2016年,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共计2879所(含中央部属高校111所),上海大学在《2016中国大学评价》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列全国第43位,多年来一直位列上海各高校(60余所)前6强、上海市属高校第1位,其中社会科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和自然科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均被列为A级。

在2014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上海大学位列全亚洲高校第72名,中国大陆高校前14位(上海第4)。 2015年9月,QS公布2015-2016世界大学排名,在这份国际大学排名引用率最高的榜单中,上海大学排名418名(中国大陆前18位)。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校风:求实创新。

校徽

上海大学校徽呈白玉兰(上海市花)的形状。花托为字母“U”形,是大学(University)的意思。右花瓣形如海鸥,又是字母“S”,是上海(Shanghai)的象征。左花瓣为数字“1”,表示学校要争创第一的决心。校徽由著名艺术家徐光夫先生设计。

校歌

《上海大学校歌》诞生于1996年5月校庆之际,体现了学校地域、文化环境、学校特色、办学思想与时代特色;反映了时代精神和历史印记,具有个性与共性统一、历史与现实统一的特色。

学生组织

团属学生组织有上海大学学生会、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上海大学社团联合会、上海大学团校等。

上海大学学生会是代表和维护上海大学全体学生利益的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会委员会以及主席团的领导下,共设有七个不同的学生职能单位: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宣传部、维权部、外联部、文体部以及学术部。

上海大学有近150个学生社团,基本分为学术类、科技类、文学类、服务类、艺术类、体育类、就业创业类7大类。2006年整合成立的上海大学艺术总团,囊括大学生交响乐团、室内吹奏乐团、打击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钢琴协会、舞蹈团、风信子诗社、书画篆刻研究会等九大艺术社团。

学校领导

学校地址

宝山校区: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延长校区:静安区延长路149号

嘉定校区:嘉定区城中路20号

新闸分部:静安区新闸路1220号

杰出校友

政治界

杨尚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26年入上大社会学系学习

博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入上大社会学系学习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入上大附中学习并担任学生会主席

许继慎:革命烈士,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1923年入上大社会学系学习

何秉彝:革命烈士,1923年考入上大社会学系,1925年被选为上海大学学生会执委和上海学生联合会秘书、共青团上海地委组织主任,在五卅惨案中牺牲

李硕勋:革命烈士,1924年考入上大社会学系,1925年被选为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全国学生联合总会会长兼党团书记,是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军事指挥员之一

张治中:著名抗日将领,爱国主义人士,1923年入上大社会学系学习

张琴秋:中国工农红军唯一的女将领,中共最早的女党员之一,1924年考入上大社会学系

梁披云:著名诗人、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原全国政协委员,1927年毕业于上大中文系

徐匡迪:历任上海工大冶金工程系主任、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高教局局长,上海市计委主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等职。现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上海大学校董会主席、校友会名誉会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原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夏征农: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大学顾问

王力平: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曾长期任教于上海工大

王林鹤:全国劳动模范,原上海市总工会主席、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总工程师、上海发明协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委员,上海科大电机系1965届

周慕尧: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上海科大核物理专业1965届

尹弘: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工大冶金工程系1985届

薛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大管理工程硕士

钟燕群: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上大管理工程硕士

景莹:曾任上海市外经贸委副秘书长、南汇区副区长、普陀区副区长,现任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

徐彬:民盟云南省委副主任,云南省科技厅厅长

科学界

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上海科大生物系1963届

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大化学系1964届

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全国劳动模范,上海科大化学系1968届

陈騊声:工业微生物学家,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82年建立了上海科大生物工程系,任系主任,1985年起任名誉系主任、教授

邹元爔: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创办上海科大冶金系,原上海科大冶金系教授、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