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音乐“花鼓调”简介(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花鼓调是一种以花鼓为伴奏乐器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自伴自唱。花鼓调在山东各地均很流行,以鲁西的聊城、鲁中的淄博、鲁南的苍山最为突出。

聊城花鼓 聊城一带离黄河很近,每当黄河泛滥,穷苦农民便大批外出,以乞讨为生。“花鼓调” 实际上就是他们沿路乞讨唱的民歌。其内容多是民间故事。为了取悦于人,歌者往往要即兴编唱一些诙谐、幽默的唱词,或者是稍有情节又很风趣的小故事。在这一特定环境之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代表曲目主要是《拐磨子》、《梁祝》等。

淄博花鼓 流行于淄川、博山一带,又以磁村花鼓最为突出。它已成为春节期间与其他民间杂耍、秧歌一起串街演出的歌舞形式。其内容多是历史故事、笑话、谜语之类,但也有反映现实之作。曲调一般为四句体结构,每唱完第三句,便打一段锣鼓,锣鼓节奏较丰富。

苍山花鼓 流行于苍山、沂水、蒙阴、平邑等地,以苍山花鼓最有特色。它的曲调音域较宽,歌者喜欢用真、假声交替唱法,加上六度以上大跳音程的频繁使用,使它异常生动,富于变化,音乐个性十分鲜明,《歌唱大生产》就是流传较广的代表性曲目。

第三种存在 从通用智能到超级智能 朱嘉明 著 经济 deepseek 对话时代 元宇宙与数字经济 历史不会熔断 AI时代生存手册

【推荐理由】历史热推

【到手价】29.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