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开始,郎世宁和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一起为铜版组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册(又称《乾隆平定西域战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很多博物馆中均有收藏)绘制图稿。这套十六幅的图稿后来通过广州粤海关将其送往法国巴黎镌刻成铜版刷印,成为宫廷艺术的珍品之一。铜版画草稿主要是由郎世宁负责,他画了其中的若干幅,还用拉丁文和法文写了具体说明。遗憾的是当这套铜版组画竣工从法国运回中国时,郎世宁已经因病去世了。后来清朝宫廷仿照《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绘刻了一系列表现征战场面的铜版组画,这些画幅是由清宫内供职的中国画家制作的,它们成为中国最早的铜版画作品,其中郎世宁的开创之功不可没。

参与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郎世宁除了作画外,还于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大概就在郎世宁为修建长春园工作期间,一度担任过掌管皇家园林工作的奉宸苑苑卿的职务,官职为正三品。

绘画成就

郎世宁在宫廷内作画,获得了许多荣耀,不但超过了其他欧洲传教士画家,而且令众多供奉宫廷的中国画家也无法望其项背。但郎世宁在为中国皇帝服务时,其身份仅是一个宫廷画家而已,并无优越条件。他的欧洲伙伴王致诚曾在写往欧洲的信件中说起他们作画的情形:“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热。视为属民,皇上恩遇之隆,过于其他传教士,但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掣肘,不能随意发挥。”其作画场所及条件都十分艰苦,郎世宁的荣誉来之不易。争议:郎世宁后又被皇帝赏赐官服并升官,与上方存在争议,并且,郎世宁被奖赏的原因为:为圆明园的欧洲艺术区给予设计,以及30年的忠心。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公元1766年7月16日),郎世宁在他七十八周岁生日的前三天,病逝于北京,其遗骸安葬在北京城西阜成门外的欧洲传教士墓地内。乾隆皇帝对于郎世宁的去世甚为关切,特地下旨为其料理丧事。郎世宁的墓碑上刻着皇帝旨谕:“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奉旨:西洋人郎世宁自康熙年间入值内廷,颇著勤慎,曾赏给三品顶戴。今患病溘逝,念其行走年久,齿近八旬,著照戴进贤之例,加恩给予侍郎衔,并赏给内务府银叁佰两料理丧事,以示优恤。钦此。”墓碑的正中下方为汉字:“耶稣会士郎公之墓”,左边为拉丁文的墓志。

郎世宁自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来华,至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去世,在中国共度过了五十一年。他为二百多年前中国与欧洲的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重要和积极的贡献。由于郎世宁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的艺术创作也都以中国的人和事为题材,所以郎世宁的生平和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加以叙述和评价了。

郎世宁于1766年去世,年78岁,丧礼备极哀荣,葬于城外数公里御赐的一块土地上,乾隆还亲撰墓志铭,以示对这位高年教士永远怀念。

郎世宁死后被赐予侍郎之衔,在总计536卷的《清史稿》里,对他的全部记述是:“郎世宁,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赏异。凡名马,珍禽,异草。辄命图之,无不栩栩如生。设色奇丽,非秉贞等所及。”

爆料文学脚本原是悲剧基调

湖南电广传媒节目分公司制作总监吴毅介绍,该剧改编自旅居英国华裔作家苏立群的传记小说《郎世宁传》。与原作相比,电视剧最大的不同是改变了总体风格。小说用第一人称描写了郎世宁在清宫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艺术风格,来迎合帝王的趣味和需要。他的内心痛苦惶惑,是一个悲剧人物。

吴毅说,一旦进入电视剧改编,就发现用悲剧风格来编剧本很困难。一方面电视剧首先是一种大众的文化娱乐品,另一方面影视作品无法反复阅读、咀嚼。经过研究,最终选取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来审视康、雍、乾盛世如何盛极而衰,以及中西文化在交融中无法避免的激烈碰撞。风格最终定位为亦正亦邪的轻喜剧,和清宫正剧、和“戏说”都有所不同。

争议1 大山像不像郎世宁

正方:外貌不是主要因素

之前有媒体报道该剧选角经历了一些困难,最终敲定了与郎世宁有几分相似的大山。

“外貌的考虑不是主要因素。主角人选最初有两个,一个是大山,另一位是美国演员。”吴毅说,最终选择大山最主要是他身上的喜剧色彩和电视剧的基调契合,当然也考虑到他在中国的知名度。

吴毅说,虽然是首次“触电”,但大山非常投入,特别是有一场郎世宁被打板子的戏,打的就是大山本人。

反方:人物外貌气质都不对

“我对大山演郎世宁有意见,外貌、气质都不对。”目前国内研究宫廷美术以及郎世宁最权威的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说,虽然没有任何郎世宁的画像,但郎世宁是意大利人,头发应该是黑色的,和作为加拿大人的大山外形区别很大。

“凭着多年的研究,我的印象中的郎世宁应该是个身材偏瘦、个性平和的人。因为他是个传教士,需要有亲和力。”聂崇正说。

争议2 郎世宁可曾有养女养子

正方:为了丰富人物血肉

电视剧里,郎世宁不仅收养了小叫花小弟,后来还和舒畅扮演的养女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情感。吴毅说,这两个人物都是虚构的,是为了让郎世宁这个人物更有血肉、更立体。

“我们在完成的时候,将他和养女之间的那段感情大大地削弱了。”吴毅说。

反方:没有任何关于亲友的记载

聂崇正说,没有任何资料显示郎世宁的交友、爱好的记载。史料记载,郎世宁住在现王府井东堂,即王府井天主堂,每天穿过东华门上班。

不过,故宫档案馆的相关资料曾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夏天到了,郎世宁的画室很热,便上书请求在画室外搭个凉棚。不久后便被批准实施。

争议3 剧中画作是否有历史根据

正方:《隔代传位图》有历史依据

片尾出现了好几幅郎世宁代表作,有《嵩献英芝图》、《八骏图》等;片中也出现了很多作品,如《隔代传位图》和为十四阿哥画的《僭越像》。剧中,康熙带孙子弘历射杀了一只大熊,四阿哥杀了一只老虎。康熙让郎世宁将两件事画在一幅图上。实际上,这是一幅隔代传位图。康熙想传位给四阿哥,也希望四阿哥传位给弘历。吴毅说,像《隔代传位图》、《僭越像》是有历史根据的。

反方:现存没有雍正时期画像

“康熙末年,27岁的郎世宁来到中国;但现存他最早的画是雍正二年,并没有雍正时期的作品,大量的作品产生在在乾隆时期”。聂崇正说,历史上并没有《隔代传位图》、《僭越像》这一提法。

经查阅,记者发现郎世宁曾画过《弘历击熊图》、《弘历刺虎图》,电视剧中的《隔代传位图》是将后者的主角“换”成雍正,并将两画合一;而《僭越像》中的人物也不是十四阿哥,而是乾隆,作品名为《乾隆皇帝大阅图》。

绘画贡献

聂崇正认为,虽然郎世宁的绘画可谓中西合璧,实际上主要的画法还是西方的,只是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光线利用上进行了调整。欧洲的肖像画,比如荷兰的伦勃朗,经常将人物置于侧光环境中,人脸就会半明半暗,但这在当时,中国人是接受不了的,认为是“阴阳脸”,被画脏了脸。郎世宁就借鉴中国人像写真,让人脸尽量接受正面光,避免侧面光,同时在人物的鼻翼两侧、鼻子、脖子下,稍稍加重,这样五官就更清晰、立体。

郎世宁对于透视法在中国的引进也起了很大作用。雍正时期的学者、大名鼎鼎的总督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写过中国最早介绍透视法的著作《视学》,文中就曾提到该书是和朗学士多次交谈、探讨才写成。里面附有很多介绍欧洲透视法的木刻图。

在还没有照相机的年代,郎世宁还用他的画笔记录了很多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如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归顺的少数民族头领的场景。

郎世宁和西洋楼

对美术不熟悉的人可能不太熟悉郎世宁,但他参与设计的圆明园西洋楼可谓无人不知。聂崇正认为,曾被英法联军掠走,前几年被购回的大水法12生肖部分兽头,有些极可能出自郎世宁之手。虽然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但很多地方都明显看到“郎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