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南县著名人物: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13岁离开家乡,后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 。建安十二年(207 年),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北、湖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他任丞相。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实行屯田政策,并改善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后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 ,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著作有《诸葛亮集》。
高嘉晋(1875~1930)字仲升,朱家里庄乡高家中疃人。自幼酷爱书法、绘画、雕刻,尤工桃刻。他据料施艺,精心雕琢,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花卉、虫鸟等。他的两件桃刻,经广州书画名家蔡哲甫推荐,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赛会上展出,获银质奖章。
朱富胜(1906~1992)大庄镇后交良村人,贫苦农民出身。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互助合作运动,1945年1月被评为鲁中劳动英雄。解放战争期间,带领30 00余人的担架团,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该团被授予“华东第一模范担架团”称号。1948年12月任沂南县副县长。1949年赴京参加全国政协筹委会,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候补代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两次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 1961年后曾任沂南县县长、县革委副主任、政协主席等职。1985年离休,享受地专级待遇。
王换于(1888~1989)女,马牧池乡东辛庄人。1938年入党,曾任村妇救会长,艾山乡副乡长。抗日战争期间,是著名的“沂蒙四大嫂”之一。她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和发动群众抚养革命后代42人,多次掩护八路军首长,救护八路军伤病员。她舍生忘死保护下来《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大会会刊》,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沂蒙母亲”。1989年1月31日病逝,终年101岁。
明德英(1902~1995)女,马牧池乡横河村人。先天性失音,幼年受穷。31 岁时嫁给李开田为妻,以看林为生。抗日战争时期,和其夫两次救护八路军伤病员, 被誉为沂蒙红嫂。 建国后, 曾送儿子、女儿、侄子、孙子参军。 1995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