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学家两度改写世界鼻咽癌治疗指南

renwen 提交于 周六, 2019/03/02 - 23:09
分类

广州科学家两度改写世界鼻咽癌治疗指南

来源:信息时报 日期:2018-07-04

  先化疗再放疗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率提升6%

  鼻咽癌患者应放疗前化疗还是放疗后化疗更有助于提高生存率?这个鼻咽癌界的“饭前汤”还是“饭后汤”更健康问题有答案了!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研究证明: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化疗,可以先缩小肿瘤50%以上,减少随后的放疗范围,降低对患者的损伤,使得癌症远端转移的患者下降,5年总生存率提高6%;每22个治疗后最终死亡的患者能多救回来6个人,疗效提高约30%。相关研究两次改写了国际医疗界的鼻咽癌治疗指南。最新研究结果已于日前在线发表于全球顶级肿瘤专业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饭后汤”放疗后化疗无效 费钱又痛苦

  马骏教授团队陈雨沛博士介绍,鼻咽癌发病以广东最多,被为“广东瘤”,去年该院收治的新发鼻咽癌病例达5069例。遗憾的是,超过2/3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局部区域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70%,远期转移占鼻咽癌病人死亡原因的75%。”

  过去,国际公认的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案是先同时做放疗和化疗(同期放化疗,约2个月),然后再做约3个月的辅助化疗,“患者经过第一轮的放化疗之后,口腔溃疡,身体虚弱,再次化疗非常痛苦,经常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马骏介绍,出现呕吐、口咽黏膜炎等严重毒副反应的患者高达42%。

  团队经过5年研究证明,在同期化疗基础上 辅助化疗不能进一步提高中晚期患者疗效。“辅助化疗无效,还费钱,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该院鼻咽癌科副主任陈明远解释,辅助化疗时间约3个月,花费2万元左右。

  该研究成果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改写了欧洲和美国的鼻咽癌治疗指南。所谓治疗指南是国际已了解公认的对某种疾病首选和标准的治疗方法。

  “饭前汤”降低癌症远处转移 提高5年生存率

  如果把放疗后化疗比作“饭后汤”的话,“饭前汤”是否会有利于提高病人生存率呢?

  据了解,“饭前汤”就是病人确诊后先做约9周的化疗(被称为诱导化疗),再做同期放化疗,“很多病人刚来的时候头痛、看不清、流鼻血,诱导化疗之后这些症状消失了,病人生活治疗大幅提升,治疗信心也有了,肿瘤也缩小50%以上,后续的化疗区域也变小了,对周边其他器官的损伤减少,提高了治疗效果。”马骏说。

  为了最终明确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地位,研究团队联合新加坡及香港的研究者对鼻咽癌流行地区的1193例患者进行了个体数据合并分析,发现相对于单纯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将患者的5年远处转移率降低7%,5年总生存率从78%提高到84%,“也就是说,每22个治疗后最终死亡的患者能多救回来6个人,疗效提高约30%。”该研究结果于今年2月在线发表于全球顶级肿瘤专业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被选为当期亮点文章,并推动今年的美国指南的修订,将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提高为最高等级推荐之一。

  未来:研究“饭后甜点”巩固疗效

  虽然证明了“饭后汤”无效,“辅助化疗用药太猛使得患者难以承受”,如果减少药量将“大补汤”换成“小点心”是否能巩固疗效?马骏透露,他的团队正联合全国16家医疗中心进行相关研究,“给标准治疗后的患者长期口服温和的化疗药且药量减半,长期跟踪回访,评估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