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认为桃木有避邪的功力。在一些仪式上,常常使用避邪器具——桃茢(liè),即桃木柄的扫帚,意谓扫除邪污,避祛不祥。如《礼记·檀弓下》说:“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鬼邪)恶之也。”
战国以降至汉,桃木避邪的风俗很流行,表现形式有桃人、桃印、刚印、桃汤之说。
桃人,削桃木为人形,立于户外门边,“冀以卫凶也”。桃印,刻桃木为印挂于门户上。《后汉书·礼仪志》载道:“仲夏之月,万物之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刚印,佩于身上用以避邪的饰物,一般用桃木为材,上面刻有“庶疫刚瘅(dàn),莫我敢当”等字样。桃汤,指用桃木、桃果煮汤挥洒室内庭院;也服桃汤作饮料。《汉书·王莽传》称:“桃汤赭鞭,鞭洒屋壁”;《荆楚岁时记》记载道:“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后来又有桃板(版)、桃梗说。《荆楚岁时记》云:“正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晋书·礼志上》道:“岁旦,常设苇茭(jiāo)、桃梗,磔(zhé)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宋王安石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符即桃板,就是桃木做成的木片、木板。木板上常常画着两个神像——驱鬼神神荼和郁垒,古代民间把这样的木板挂于门户上以祛邪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