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池塘混养:探究鱼虾最佳“拍档”(图)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日期:2013-03-20
海水池塘混养:探究鱼虾最佳“拍档”(图)
刺参-海蜇-对虾-扇贝综合养殖模式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业迅猛发展,但传统养殖模式采取高密度、单养的形式,不仅饲料利用率低,而且对环境负面影响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将鱼、虾、贝、参等海洋动植物进行17种巧妙搭配混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前不久这个由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董双林教授等人研究的“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董双林说:“该项目充分利用了池塘的空间、时间和饵料资源,重建了滩涂池塘养殖生态系统,实现了主养虾、刺参、梭子蟹、牙鲆等海水池塘的高效清洁养殖,使投入的饲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池塘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养殖产量和效益增加,排污明显减少。”同时,研究团队在生态防病、水质调控、环保型饲料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养殖模式和关键技术支撑。
单养存在弊端
海水养殖类群具多样性更宜混养
说起鱼类混养,其实并不算是一件新鲜事。据董双林介绍,我国传统的淡水池塘鱼类混养已有800多年历史,这一养殖方式迄今还广为世人称道和采用。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几乎全部都是采用单养模式。
这样的养殖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以对虾单养为例,由于对虾可直接摄食的天然饵料种类十分有限,养殖池塘中大量的天然饵料资源不但没有被对虾利用,反而成了污染物沉积到池底或排到了邻近海区。同时,池塘中还有很多对虾不可利用的溶解有机物,这些物质排放后也会对海区造成污染。滩涂湿地本是“地球之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解污染物、维持海洋健康具有重要功能。对虾单养模式的这一弊端会损害滩涂的这一功能,也会最终妨碍人们对滩涂的可持续利用。
“其实海水池塘养殖更有条件采用高效清洁的养殖方式,也就是俗称的混养。”董双林说,与淡水养殖以鱼类为主不同,我国海水养殖类群包括鱼、虾、贝、藻、参等,更具多样性。“海水养殖类群的多样性为我国开展海水池塘综合养殖这一高效生态的养殖模式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鱼类混养理念进行了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董双林说,海水池塘综合养殖的好处可以概括为四点:通过在主养对虾或鱼类的池塘中配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加强对池塘颗粒有机物的利用过程,使主养动物的残饵、粪便及浮游生物被有效利用;通过配养大型海藻,不仅主养动物的排泄物(尿)可以成为海藻的丰盛肥料,还可改善水质,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不同生态位养殖生物的合理搭配可以实现养殖水体时间、空间等资源的充分利用;综合养殖还可以实现生态防病,如鱼类摄食病虾可减少病害传播,滤食动物和大型海藻可改善水质、提高养殖对虾的免疫力等。
巧妙搭配物种
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提高产出
这17种养殖模式到底怎么构建才能实现上述四大好处呢?“随意组合可不行。”董双林表示,它们的搭配都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他举例说,比如对虾—毛蚶—江蓠池塘综合养殖模式就是通过养殖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实现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例子。毛蚶是滤食性贝类,可以滤食池塘中对虾的残饵、粪便及浮游生物;江蓠可以吸收对虾和毛蚶排出的尿素、氨氮等,其光合作用还可为对虾、毛蚶提供氧气。这样的组合可改善水质,提高产量,减少污染物排放。
再如,刺参—对虾—海蜇—扇贝池塘综合养殖模式是通过不同生态位养殖生物的合理搭配实现养殖水体时间、空间、饵料资源充分利用的例子。传统的刺参养殖以单养为主,由于刺参夏眠习性会造成池塘夏季空间和天然饵料的浪费,同时由于刺参只能摄食水体底部的食物资源,还会造成水层中饵料资源浪费。该模式利用刺参夏眠期间放养一茬对虾,充分利用了池塘夏季“浪费”的饵料资源;利用海蜇和扇贝在水层中轮养,持续利用水层中的浮游生物资源,海蜇和扇贝的粪便沉积到池底后又为刺参持续提供了饵料。
历经20载辛苦
研究初衷缘于一场世界养殖灾难
为了研究海水综合养殖技术,他们付出了时间。董双林说,这一项目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如果按1993年承担第一个国家级相关研究课题算起,迄今已有20年。
为了研究海水综合养殖技术,他们付出了人力。董双林说,这不是一个人的项目,而是一个团队的项目,包括3个大学、1个龙头企业和1个市级技术推广站的20多位科技工作者和129位研究生。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研究项目的促成竟是缘于当年的一场世界性养殖灾难。董双林说,当时,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对虾苗人工繁殖的成功及配合饵料的大量使用,令世界养虾业进入了一个迅猛增长期,对虾产量仅几年就从10万吨增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约70万吨。但自此以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养虾国家和
地区的海水养殖业先后因病毒性流行病的暴发而受挫,产量锐减。虽然导致这一灾难的直接原因是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的流行,但一些有识之士认为,该灾难也与不当的养殖模式造成的养殖环境恶化有关。传统的高密度、单养、大排大灌的养殖方式对饲料利用率低,对池塘环境和邻近海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是不可持续的养殖模式。“鉴于此,中国海洋大学的李德尚老师应国家之急,把我们带上了海水池塘养殖生态学和高效清洁养殖技术这一新的研究之路。”
研究路不平坦
发挥聪明才智解决“拦路虎”“绊脚石”
然而董双林等人选择的这条研究之路并不是鲜花盛开的坦途,经常会遭遇各种“拦路虎”和“绊脚石”。
就拿研究池塘各种养殖生物间最佳比例的工作即养殖结构优化来说,要想做一个不“乱点鸳鸯谱”的“乔太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董双林说,做好养殖结构的优化研究最关键的就是要进行长期的大量实验,而实验首先要有适宜的实验设施。众所周知,实验室的水族箱是经济、易操控的实验系统,但与野外池塘相比其实验环境的真实性较差。如果用多个生产性池塘做实验,其真实性不存在问题,但成本很高且起始实验条件很难均一。“将10个土池塘同时灌上海水,即使什么都不做,半个月后池水的颜色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说明这些池塘的本底环境是不一样的。”
实验室的水族箱不行,生产性池塘也不行。在研究伊始,董双林等人就遇到了这样一只让人左右为难的“拦路虎”。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难倒聪明的科学家们。
“我们创建了池塘陆基围隔实验系统,也称围隔人工模拟生态系统。”董双林说,池塘陆基围隔实验系统其实就是将一个大池塘人为地分成若干彼此独立且相似的单元。用这一实验系统来优化某一养殖结构,可兼顾经济、可控、真实的实验要求。这一方法学的创新使池塘养殖现场研究从经验的试错法走向了可重复检验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