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有“太尉长沙公陶侃”。
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陶侃。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 及明代黄道周所著的《广名将传》中,陶侃均位列其中。
个人作品
陶侃著有文集二卷,已佚。《全晋文》收录有《相风赋》、《表》、《上温峤遗书请停移葬表》、《让拜大将军表》、《上表逊位》、《上成帝杂物疏》、《遗荀崧书》、《答温峤书》、《答慕容隽书》、《报封抽韩矫等书》、《与王导书》等。
陶侃善书,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雄毅明悟,书法肌骨闲媚远近,书皆自手裁,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家庭成员
父母
陶丹,三国孙吴时官至扬武将军。
湛氏,豫章新淦县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配偶
龚氏
子辈
陶侃有子十七人,但只有九人见于旧史记载,其他都没有什么声名 (《晋书·陶潜传》还记载一子):
陶洪,官至丞相掾,早卒。
陶瞻,字道真,官至散骑常侍、封都亭侯。苏峻之乱中遇害,后追赠大鸿胪,谥愍悼世子。
陶夏,因陶侃功劳封都亭侯,后为长沙公世子。
陶琦,官至司空掾。
陶旗,咸和(326年—334年)末年官至散骑侍郎,封郴县开国伯。
陶斌,官至尚书郎,为陶夏所杀。
陶称,官至监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为庾亮所杀。
陶范,小字胡奴,陶侃第十子(一说第九) ,为其诸子中最有名之人,太元(376年—396年)初年官至光禄勋。
陶岱,官至散骑侍郎。
陶茂,官至武昌太守。
陶臻,字彦遐,有勇略智谋,封当阳亭侯。咸和(326年—334年)中,官至南郡太守、领南蛮校尉、假节。卒赠平南将军,谥曰肃。
陶舆,陶臻之弟,果烈善战,因功累迁至武威将军,后战死,追赠长沙太守。
陶氏,陶侃第十女,嫁名士孟嘉,即陶渊明外祖母。
孙子
陶弘,陶瞻之子,世袭长沙郡公,官至光禄勋。
陶淡,字处静,陶夏之子,隐居不仕。
陶定,陶旗之子,世袭郴县开国伯。
曾孙
陶绰之,陶弘之子,世袭长沙郡公。
陶袭之,陶定之子,世袭郴县开国伯。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玄孙
陶延寿,陶绰之之子,世袭长沙郡公。刘宋建立后,被降封为吴昌侯。
陶谦之,陶袭之之子,世袭郴县开国伯,刘宋建立后,封国被废除。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影视剧《东方小故事》:施大生饰演陶侃。
戏剧形象
歌仔戏《陶侃贤母》:唐美云饰演陶侃。
相关遗迹
故居
晋都陶侃故居叫陶公山,位于湘潭市市区石嘴垴。陶侃曾在山上建有小茅屋,并在周围开荒种菜。茅屋的前左侧有块洼地,积雨水而成池,是陶侃饮用吸水的地方。因常有猫儿在池边捕捉小鱼,故名“猫儿池”。茅房后面的小山沟上有石砌小桥,后人称为“陶公桥”,后被毁。陶公山临湘江一面都是红砂石岩,石峰隆地向湘江伸展,宛如壶嘴,故名“壶山”,俗称“石嘴瑙”,从远处眺望伸向湘江的石嘴上颌,形态壮丽,好象怒吼的雄狮,俗称“狮子口”。石山嘴上有株碧梧,梧桐树后面便是陶侃的衣冠墓和墓房前的小花园。
陶侃墓庐位于壶山西南临江处,此地最早建陶侃衣冠墓于晋代,现重建于1921年,原占地4亩,由墓庐、守园屋、墓及小花园等组成。1959年陶侃墓庐的陶侃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其他设施与地基则被房管所、自来水厂和居民住宅所占。
射蟒台
射蟒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古潭街白鹤观,传说东晋名将陶侃设台射蟒处。古时长沙岳麓山有一巨蟒,常浮悬空中双眼为灯,吐舌为桥,吞食生民。陶侃镇长沙时,乃于白鹤观筑台,操弓射灯,杀死蛇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