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补肝安神的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能。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症。
酸枣仁属山东省大宗药材,分布广泛,各山区、丘陵均有丰富的野生资源。以沂水、蒙阴、沂源、莱芜、新泰等县市产量最大。
秋季,酸枣外皮变红时,种仁已成熟,此时采摘,趁鲜去净皮肉,将枣核洗净晒干,药用时再将枣核外壳除去,取净仁,即为酸枣仁。以粒大整齐,饱满充实,有光泽,外皮紫红色,种仁黄白色,无硬壳者为佳。
【柏子仁】 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柏子仁原名柏实,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柏子仁有养心安神之效,用于血虚所致的虚烦不眠、惊悸怔忡、阴虚盗汗之症;又因柏子仁油多质润,故还可以润肠通便,适用于阴虚血少的肠燥便秘。
侧柏为多年生常绿乔木,有时呈灌木状,生长于湿润肥沃的山坡、丘陵、沟边。侧柏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抗碱。现亦广泛栽培于路旁、公园,以绿化环境。每年秋季,将侧柏果实打落,搓去果壳,碾去种皮,晒干即为柏子仁。
柏子仁为山东大宗药材,以子粒饱满、色黄白、不泛油而著称。枣庄、泰安等地是山东柏子仁的主要产区,年收购量在5.5万公斤左右。销往省内外,还出口日本、香港等地。
【远志】 为远志科植物远志的干燥根。内服为有效的祛痰药,并能强心、益智、补精、壮阳。外科用于排脓。远志的地上全草(包括茎、叶、花果)名叫 “小草”,也供药用,能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遗。远志为山东省主要大宗药材之一,量大质优,供应全国药用。
远志根皮及全草入药。4~5月间采挖,将根刨出,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至二三成干,皮稍皱缩时抽去木心,晒干。采根同时取其地上部分,晒干即为小草。
山东还出产西伯利亚远志和瓜子金远志。
【全蝎】 蝎子的全体,药用称全蝎。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癫痫、脾痛、淋巴结核、烧伤、急慢性扁桃体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全蝎是山东名贵地道药材,以个大体肥,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全省有30多个县盛产全蝎,以临朐、沂源、青州、历城、蒙阴等县产量较大。宋代《开宝本草》中有“蝎出青州”,“形紧小者良” 之说。清初外省商人已到临朐大量收购蝎子,因而《聊斋志异》中有 “蝎客”的故事。
捕捉蝎子的旺期为4月中下旬,此时蝎子体肥、肉厚、腹中无泥土和杂物,加工后蝎体干硬,装箱密封,虽经夏季亦不霉变、虫蛀。另外,此时蝎子刚刚出蜇,活动力弱,分布较集中,便于捕捉。
加工好的全蝎,头胸部及前腹部呈扁平椭圆形,后腹部尾状完整者长约4~5厘米,全体绿褐色,腹及肢为黄色,尾刺尖端褐色。胸部折断后可见黑色或棕黄色残物,后腹中空。山东全褐以身干、色黄、完整,腹中少杂质而受到中外顾客欢迎。
【蟾酥】 蟾酥是蟾蜍(俗称癞蛤蟆)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是强心、利尿、消肿解毒药,有镇痛之效。《本草纲目》记述,蟾酥有毒,主治小儿疳疾,牙疼,破伤,发背疔疮,一切恶肿。我国出名的中成药六神丸、蟾酥丸、梅花点舌丹,均有蟾酥成分。
蟾酥是山东的名贵中药材,主产莒南县。蟾蜍每到冬令即群聚于河塘内污泥中冬眠,因此采集一般在蟾蜍的初眠和起蛰期(即每年3月和10月)进行。小蟾蜍酥少,一般只挤取一面,大的浆足,则两面皆挤。待酥吹晒八成干时,团捏成饼状,至纯干为度。
山东生产的蟾酥扁圆似饼,直径约7厘米左右,上面隆起下面凹入,每市斤4~5个,外表茶黑色。酥质优良,纯度高,外表光洁,断面呈半透明角胶质,沾水即泛乳白色,含有效成分超过日本九版药局方(即药典)所规定的18%以上的标准,因而被誉为“东酥”,在日本深受欢迎。
【泰山麦饭石】 产于泰山南麓辞香岭一带。其矿床是构造变动和蚀变风化形成的碱金属花岗质岩,其医疗保健价值超过一般散见的麦饭石。
麦饭石是我国的古老药石,因形状、色泽酷似麦饭而得名。我国对麦饭石的应用,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宋《图经》记载,此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鹅卵,或如盏,或如饼,大略状如握聚一团麦饭,有粒点如豆如米,其色黄白”。《本草纲目》谓此石性甘温无毒,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现代科学证明,此石含锶、锡、碘、硅、钴、铜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天然无机营养源。此石的全部成份均对人体有益无害,并有促进人体有害物质排除、促进新陈代谢、治疗心血管、胃、肝及皮肤病的效用。实地调查证明,泰山麦饭石产地一带的居民普遍健康长寿,很少患皮肤病、癌症等。
麦饭石的研究利用,前景极广。可用以沏茶、泡酒、煮饭和制作饮料。现在泰安生产的“麦饭石黄酒”和“华麦可乐”,即是以麦饭石作原料制成的。用麦饭石处理过的水养鱼,成活率能提高45%。苹果、栗树施用麦饭石粉,能提前结果。萝卜、玉米施用麦饭石粉,能使果实格外丰满,增产效果明显。麦饭石将有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自然肥料之一。
科学文献说明,优质麦饭石的存在,是优质矿疗水出现的条件。因此,人们把泰山麦饭石和泰山矿泉水称为“泰山双宝”。
【阿胶】 名贵滋补药, “出东阿,故名阿胶”(《本草经集注》)。又称“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自秦汉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生产历史。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人们发现,驴皮制胶,药效更好,自唐朝以后,改用驴皮制胶,名阿胶,牛皮制者为黄明胶。
优质阿胶棕黑或乌黑色,平滑有光泽,质坚易碎。明代医药家李时珍说:“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不湿软”。阿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水解物,含有肽、赖氨酸、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微量元素钙、铁、锌、锰、铬、锡等,有养阴、止血、补虚、润燥之功能,对虚劳贫血、气短乏力、肺痨咯血、胎前崩漏等症,疗效显著,被称为“大补之品”。历史上曾被封建朝廷列为三宝“人参、鹿茸、东阿胶”。阿胶在南北朝就被定为贡品。明朝规定,兖州府每年进贡阿胶100斤(当时东阿属兖州府)。阿胶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许多用户在当地买不到阿胶,便直接汇款求购。在日本,贫血病人如果吃不上阿胶,会遗憾终生。
生产阿胶的主要原料是优质驴皮,配以南酒、豆油、冰糖等辅料,再用当地特有的含有多种矿物质的井水熬制而成。古代制胶,从将驴皮置水中漂泡,到熬制好胶汁,冷却后切块阴干,一般需九天时间,故有“九天贡胶”之称。建国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对阿胶生产从水质选择,到泡皮、洗皮、切皮、熬胶、切胶、凉胶、擦胶等一整套工序进行了改革。古代阿胶只能在每年10月至来年4 月间生产,年产量有限,现在全年生产。东阿阿胶厂年产阿胶25万公斤,平阴阿胶厂年产30万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