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说法,相关“众道”——也即就是男男之爱。武将向来都会将家臣年少的子弟带在身边做“小姓”,一方面充当人质,一方面也可耳提面命地亲自培养,以期成为将来的栋梁之材,于是往往与这些小姓之间就流传出种种龌龊不可明言之事了。很多武将都有与其小姓断袖分桃的传说,比如足利义满和世阿弥、织田信长与森兰丸(长定),等等。虽说谦信,世间也有他好男风的传说,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至于他的恋人,捕风捉影之下有琵琶岛弥七郎(长尾景通)、河田长亲和樋口与六(直江兼续)三人。琵琶岛弥七郎是谦信初继守护代之时的侧近,一说为三条长尾氏同族分支,令说出身能登国,后受赐长尾苗字;樋口与六是他最后的侧近。至于河田长亲,乃是近江国武士河田伊豆守入道元亲之子,正当谦信早年上洛之际,他年方十五,因美貌和才能被谦信看中,收为小姓。这位河田长亲元服成人以后,于政战两道都表现出相当不凡的才能,担任过奉行,最后做到越中方面的总大将,谦信曾想赐他长尾苗字,被他谦虚地辞退了。众道的传言或许为真,但无实证。
相比之下,第三种说法似乎更为可靠一点,那就是初恋夭折说。细查谦信平生,虽未娶妻纳妾,却也并非绝对不近女性,在野史传说中,有三个女人似曾一度敲开过他的心扉,一是直江实纲之女,二是近卫家的绝姬,三是千叶家的伊势姬。直江氏和千叶伊势姬暂且不提,那位绝姬,便正是近卫稙家之女、近卫前嗣之妹。据说谦信多次前往近卫宅邸学习歌道,就此得遇绝姬,一见之下惊为天人。正着意拉拢谦信的稙家父子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心意,就此主动开口,商定了婚姻,然而可惜的是,谦信本欲关东出阵后即来京都迎娶,但绝姬却因病夭亡,使得谦信黯然神伤。据说此为谦信的初恋,正是因为初恋夭折,他才从此“曾经沧海难为水”,绝口不提娶妻之事的。
至于第四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玩笑,乃是谦信“女人说”,说他本为女性,为了长尾家的安泰而以男性武将的身份示人,既然是女性,自然不会娶妻生子了。相关这一说法的证据,包括喜美服、通音律、好和歌等等,虽然有别于大多数粗豪无文的战国武将,但有类似爱好者也绝不罕见,谦信在文艺方面确有特殊的才能和兴趣,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女人,或者说他的思路比较文艺,柔美化……
人物关系
家族成员
父:长尾为景
母:虎御前(青岩院)
养父:上杉宪政
异母兄:长尾晴景、长尾景康、长尾景房(景康、景房均死于黑田秀忠叛乱)
同母姐:仙桃院
义兄弟:上杉龙若丸、上杉宪藤、上杉宪重、上杉宪景
养子:上杉景胜、上杉景虎、上条政繁(畠山义春)后为上条政繁养子,
养女:朝仓义景之女(山浦景国室)
婿养子:山浦景国(村上国清)、
家臣团
国人众
越后国
他国
一门众
上杉二十五将
宽文9年(1669年)时、德川幕府在《上杉将士书》上所提出的二十五名将。
上杉四天王
上杉四家老
谦信七手组
前期
后期
忍者
加藤段藏(后投武田信玄)
人物生活
佛教
谦信厌恶使用计谋来取胜,认为这样取胜方式不光明正大,所以作战模式永远是正面攻击。受母亲虎御前的影响,谦信自幼崇信佛教,终生不近女色。参谒高野山金刚峰寺而从阿阇梨清胤学密宗佛教;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受戒于紫野大德寺,得法号“宗心”;元龟元年(1570年)在春日山城脚下的林泉寺祈祷平定越中,得该寺高僧宗谦的一字而改法号“谦信”。天台宗座主营建大讲堂时,谦信捐黄金200枚。其后还进献宝刀、马、砂金给净土真宗的本愿寺证如上人(光教)天正二年(1574年)十二月剃发而为密宗法印大和尚,天正四年(1576年)正月任阿阇梨权大僧都。
酒豪
谦信性喜喝酒,甚至被人称为酒豪,即使骑在马上也可以大快畅饮,有著名的马上杯之说。而且喝的再多也可以保持心情平稳,因此他的死因也可能是喝酒过多引发脑溢血致死。此外,辞世诗句中有“酒”字,所以一般认为谦信乃好酒之人。
内政
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对于谦信的内政能力感觉比较弱,实际上他在领内实行精密的统制,例如发展直江津、整备越后通往他国的道路、领地内的金山经营等还是较有建树的,加以上杉谦信鼓励民众种植青苎,沿海路走往京都贩卖,且在此方面提高税金,成为上杉谦信亲自掌控的产业链。(佐渡金山于1601发现,传说是上杉谦信的金山,实为1980年代小说家 在其小说《武田信玄》的描写),因此谦信死后,仍然拥有大量军资金,以维持军略。
无奈的正义
上杉谦信作为战国乱世的一员,长尾家以及后来上杉家的家主,避免不了要为本家去争取最大的利益,因为
这样做,才是一个战国大名的本分。而战争就避免不了杀戮,自然也就无法避免后世的非议。但是行军打仗也好,扩张领土也罢,重要的是保持着自己的底线,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
与其相对的织田信长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尤其在当代,织田信长少守拘束活出真性情的个人主义风格,符合很多人的口味,很受一些人的推崇,在现今社会中,道德已经无形中成为人们最大的枷锁,因此织田信长那不拘一格的霸道之路,成为人人向往的目标,更被人尊为神一样的人物。这现象断然不能说错,因为当今心态也好,明治年间的思想也罢。都是一种信奉霸道的态度:霸道简单易行,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不择手段更容易达到目的;水至清则无鱼,不苛求德行更容易吸纳“为我所用”之人才。这是功利主义至上的必然选择。
但善政劝人向善,恶政驱人为恶,霸道,下克上的观念占上风之后的结果,无非是以暴易暴、以奸诈战胜奸诈,于是明智光秀谋反,丰臣秀吉取织田而代之,几十年后便是德川家康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道德高于一切的传统观念已经崩塌,大众普遍急功近利,崇尚所谓的真性情与个性,上杉谦信的艺术形象,在这方面失分很多。于是,上杉谦信这种被传统公认的仁义之将、乱世雄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只会侵略别人的伪君子,败仗连连的低能儿。可以说,大众对上杉谦信的认知已经偏移得太多,与上千年来的共识相去甚远。今天这个时代,成功学泛滥成灾,厚黑学大行其道,任你白如玉、清如水、心如赤子,浸泡在千年沉积的酱缸文化中,难保不会黑如墨、浊如泥、狠如蛇蝎。许多人为了追逐所谓的成功,底线可以一低再低,廉耻可以毫不顾忌,也因此上杉谦信这个残暴无道的奸雄形象,也就在一些“文人”眼中立了起来
墓所
遗骸安置于米泽城内,维新后改葬于米泽藩历代藩主长眠的上杉家庙所。而在春日山林泉寺(山形县米沢市)与高野山亦有谦信公之墓。明治5年(1872年)于米泽城本阵遗迹处兴建上杉神社供奉谦信公。上杉神社于大正8年(1919年)米泽大火中烧毁,但在大正12年(1923年)由伊藤忠太博士设计重建完成,并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