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介绍,兰迪·谢克曼国际联合医学实验室将引进兰迪·谢克曼的核心技术,并在其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细胞外泌体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转化医学研究。“比如细胞外泌体或者囊泡会输送与疾病相关的一些物质,可以用于疾病早期的诊断,以及靶标早期的治疗等。”李欣说。此外,囊泡还可运载核酸类、蛋白类的药物,通过靶向定位,可以把药物准确输送到病人体内,肿瘤治疗和用药也将更精准。
粤港澳医学科研资源互补有益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企业在全球生物医药竞技赛道加速前行,不断深化着大湾区内城市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链接。借助国际医疗资源和诊断技术,广州金域医学以香港为桥头堡,拓展东南亚市场。目前,金域医学在香港建有香港单层最大的牛头角实验室、中环应急检验实验室和位于香港科技园的研发中心,来自马来西亚、伊朗的样本送到香港金域检测。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大湾区采访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及机构时发现,大湾区内城市间医疗机构的合作是密集的。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伯纳德·罗兹曼教授领衔的罗兹曼国际转化研究院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引进和研发10个属于国家一类新药的产业化项目,重点研发治疗肿瘤、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生物类新药。而该院院长周国瑛也是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开展医学病毒学、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跟南方医院合作作为试点,建立历年来相关血液病病人的数据库,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效率且降低治疗成本。
“深圳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但产业创新有优势。而广州医院、高校、产业方面均有优势,而香港、澳门又有与内地不同的医药政策。而整个粤港澳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对于生物医疗的消费能力整体较强,这也是很强的优势。如果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可以让大湾区成为全球最领先的生物医药转化的创新区域。”国际标准化组织生物技术委员会专家张勇表示。
建议:
创建国家医药创新政策试验区
我国新药从研发至临床审批周期长,流程繁杂;引进国际新药也面临诸多体制革新问题。深圳市政协常委陈国雄认为,应在深圳河套地区区域内创建国家医药创新政策试验区,为内地引进新药或先进医疗器械的系列新政探寻道路,探索加快新药临床、引入进口药物审批流程,引进医疗器械实施税收优惠等新政策的科学性。
深圳市政协委员郑军、曾灯发则以肿瘤免疫治疗为例表示,虽然肿瘤免疫疗法中国在研究领域实现了全球同步,但产业转化及应用出现了严重滞后,这主要是因为医疗监管体系不同、临床研发投入周期过长、专业化孵化创新平台的缺失、国内外临床数据没有互认机制、产业创新先试先行政策缺失等因素导致的。
他们认为借鉴香港医疗监管体系,加快医疗技术应用政策出台,鼓励在河套地区的先试先行。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对生物细胞免疫领域的政策支持,加强科研类企业与医疗机构的技术对接,鼓励有条件的生物细胞免疫企业在河套地区开展临床研究、临床应用、新技术的引进等方面的先试先行,促进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