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进展与突破评选纷纷揭晓
来源:羊城晚报 日期:2019-01-07
完整的小麦基因组图谱▶ 克隆猴◀ ◀“洞察号”发回的自拍照 图/视觉中国
克隆猴在中国诞生、用基因剪刀技术开发“基因试纸”、“洞察”号无人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日在京揭晓。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5次。
2018年12月期间,世界各知名科技权威机构已纷纷推出年末评选的2018年的“十大”。比如英国物理学会(IOP)主办的《Physics World(物理世界)》杂志评选出2018年十大科学突破,《自然》杂志评选出了2018年最具影响力的十位科学家,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2018年十大科学突破等。
关注这些名单,我们不难看出各国关注的科技焦点,而“十大”中必然存在的重合部分,更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
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
该大桥让珠江口天堑变通途,改变了珠三角的地理格局。
2. 新一代“E级超算” “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亮相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于2018年5月17日首次对外展示了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也称“E级超算”,它将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危机、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3.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
“中科804”和“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水稻的高效培育。“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研究成果已于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 两只克隆猴在我国诞生
2018年1月25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培育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细胞》杂志封面,这意味着我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利用该技术,科研团队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出大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5. 科学家测出国际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罗俊院士团队历经30年艰辛工作,测出目前国际上最精准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2018年8月3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罗俊团队这一最新“测G”成果。
6. 科学家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与丁洪研究员领导的一个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即马约拉纳任意子。该发现或对稳定的高容错量子计算机研发有极大帮助。
7. 科学家“创造”世界首例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
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是继原核细菌“人造生命”之后的一个重大突破。2018年8月2日,该成果发表于《自然》。
8.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水上首飞
2018年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
AG600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它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能力,是国家应急救援重大航空装备。
9. 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微观结构
北京大学江颖和中科院王恩哥院士领衔的一支联合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显微镜,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该发现未来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等有重要应用前景。
10. 首个P4实验室正式运行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2018年1月通过原国家卫计委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现场评估,成为中国首个正式投入运行的P4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具有开展高级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能力和条件。
据介绍,P4实验室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埃博拉等危险病毒只有在P4实验室里才能研究。
▶▶▶
201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洞察”号无人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
美国航天局“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11月26日14时54分许在火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究火星“内心深处”的任务。随后,“洞察”号通过与其同行的迷你卫星于15时许传回了火星的照片,这标志着“洞察”号已经正式开始工作。
2. 科研人员发现新型光合作用
美国《科学》杂志2018年6月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说,蓝藻可利用近红外光进行光合作用,其机制与之前了解的光合作用不同。这一发现有望为寻找外星生命和改良作物带来新思路。
3. 首架离子驱动飞机研制成功
2018年11月21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他们创造并试飞了第一架不需要任何活动部件的飞机。这架2.45千克的实验飞机不依靠任何旋转涡轮叶片的推动,在直接使用电动力推进的情况下自主飞行了60米。如果这种技术实现在大尺寸上的运用,未来将能够生产出更安全、更安静、更易于维护的飞机。而且这种技术可以完全不释放燃烧后的排放物,整个飞行过程完全由电池作为能源。
4. 美科学家在原子层面“无缝缝制”两种晶体
美国科学家2018年3月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介绍了一种能在原子层面“无缝缝制”两种超薄晶体的新技术。这将为制造高质量新型电子产品提供可能,有助于开发出柔性LED、几个原子厚度的二维电路以及拉伸后可以变色的纤维等。
5. 新方法使先天失明小鼠复明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方法,成功使先天失明的小鼠复明,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致盲疾病带来了新希望。这项研究成果2018年8月15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6. 宇宙高能“幽灵粒子”来源首度现踪影
多国科学家在2018年7月12日宣布,他们首次发现了宇宙高能中微子的来源。中微子能自由穿过人体、行星和宇宙空间,难以捕捉和探测,科学家也将它称为宇宙中的“隐身人”。2016年,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开启了观测宇宙的一个新窗口。如今这项突破性进展将再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一种新方法,推动“多信使”天文学进入一个新时代。
7. 历经13年小麦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
经过13年努力,来自20个国家73个研究机构的200多名科学家终于绘制完成完整的小麦基因组图谱。科学家相信,这可帮助培育出抗旱、抗病和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