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大部分市民都会回家乡祭祖,也有不小市民趁着难得的小长期出外旅行。这段时间气温上升,而且空气湿度比较大,细菌容易滋生。为此,提醒大家在清明节出行时要注意饮食安全,慎防“病从口入”。
野生植物别乱吃
春季雨量及温湿度非常适合各类野生植物的生长。对于扫墓踏青的人而言,尝野菜、采蘑菇、食野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然而,由于春季农药使用频率高以及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市民如果食用了一些难以辨别的野生植物,容易导致食物中毒。以野生蘑菇为例,其中毒蘑菇的品种就多达上百种,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非专业人士不易鉴别,因此,建议最好不要采食野蘑菇,以免食物中毒。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辨别的野菜、野果,大部分人都认为比较安全,但也并非绝对。如果市民要食用野菜、野果,最好事前要用开水烫一下。对紫外线比较敏感的人群应慎食野菜,万一吃了并出现身体不适,要多喝水多休息。另外,采摘时最好留意一下野菜野果的生长环境是否受到污染,长在路边或者化工厂附近的野果野菜,不宜食用。
熟食要加热后食用
清明祭祖时,有不少人都会带上烧乳猪、熟鸡蛋、熟鸡、卤肉等食物。在拜祭完祖先后,就开始边吃边聊天。不过,摆放太久的熟食大肠杆菌容易超标,引发肠道疾病。人们吃了大肠杆菌超标的食物,最直接的是容易患上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例如呕吐、腹泻、肚子痛等。
由于大肠杆菌在肉制品和卤制品中出现的比例较高,人们使用熟食制品时应该多加注意。祭祖时,放置时间越长,细菌繁殖越多。因此,摆放的一些熟食制品最好不要当场食用,要待高温加热后,将细菌杀死,食用起来较为放心。另外,对于乳猪等分量比较多的熟食如果无法当天食用完,剩下的部分,再次食用前也应加热。
路边摊食物不安全
每年清明扫墓,在一部分墓园周围总会出现一些无证临时小摊小贩,这些摊贩售卖茶叶蛋、煎饼、玉米、烧烤、棉花糖等食物,经常成功引起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这些流动摊贩食品生产要求比较简单,设备比较低廉,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滥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身体健康着想,最好少吃这些摊贩的食物。
此外,这些食物多数由墓园附近的居民或流动人员在自己家中烹制,或者在现场临时制作,在食品质量上很难保证。而且,大多数流动摊贩的食品在露天条件下生产,人来车往,受汽车尾气、大气中微生物尘土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交叉污染。使用这些食物很容易就使我们患各种各样的肠胃病。
旅行要注意按时进餐
有不小市民趁着难得的小长期出外旅行。在安排旅游日程时要考虑到进餐时间和地点,尽量做到按照正常时间进餐,不要因出游兴高而让肚子长时间挨饿,不要因为玩和睡打乱正常的饮食规律,使胃肠不适应而造成消化功能的紊乱。每到节假日过后,总有一些人消化不良,身心疲惫,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因为饮食不当造成的。因此,只有把营养摄入平摊到每一天,才可能与机体运动规律形成同步,保障健康。
在饮食上,应尽量做到每日的饮食达到平衡膳食的标准,副食方面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平衡,有利消化,并防止便秘。进餐时要按平时饭量适可而止,不要过饱。餐后应稍作休息后再出游以利于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
在旅途中,要注意多喝水,饮用开水和消毒净化过的自来水是最为理想的。有部分人喜欢用大量冷饮替代水分的摄入。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大量吃冷饮会使胃肠蠕动功能紊乱,破坏胃肠粘膜的保护屏障作用,造成多种病菌乘虚而入。此外,在旅途中食用水果时,要注意清洗干净,最好去皮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