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 ),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 ,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宝应元年(762年),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进封临淮郡王。次年,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 。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 ,今已佚。《全唐文》录有其文 。

( )

人物生平:

契丹将领

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为契丹酋长,武周时归降,累官朔方(治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一作郡公),以骁勇善战出名,在反击突厥战争中暴卒,获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李光弼自幼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擅长骑射,喜读班固的《汉书》,治军极严。初入军旅时任左卫亲府左郎将。李光弼为父守丧时,严遵礼法,之后任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

天宝五载(746年),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调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补李光弼为兵马使,并充任赤水军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即使是宿将所受的礼遇,也不能与他相比。王忠嗣曾说:“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不久后,李光弼袭封父爵蓟郡公。后因击败吐蕃、吐谷浑的功劳,进号云麾将军。

天宝八载(749年),经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上表,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也就是实际上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喜爱李光弼的才干,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李光弼闻讯后,托病辞官。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觉得十分可惜,便奏请玄宗,将他召回京师长安。

出奇制胜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及部将史思明反叛。郭子仪欣赏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向玄宗推荐他。玄宗下诏命李光弼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后又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充分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收复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该郡地处叛军南北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领朔方军五千进攻常山,当地团练兵将自己的将领史思义绑来投降,李光弼善待史思义,亲自为其松绑,使他真心归顺,供出叛军动向。次日,史思明率二万骑兵直压常山城下,李光弼向史思义问计,史思义说:“今军行疲劳,逢敌不可支,不如按军入守,料胜而出。虏兵炎锐,弗能持重,图之万全。”李光弼接受了史思义意见,守城不出,把军队分成四对,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叛军死伤惨重,只得退兵。当叛军在野外吃饭时,李光弼派轻骑数千,突然袭击,一举消灭叛军五千,收复常山郡九县中的七县。十月,郭子仪率军至常山,与李光弼会师。唐军在嘉山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四万,俘千余人。

太原之战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下诏命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到灵武。二人抵达后,受到肃宗召见。肃宗授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任节度使如故。又特命他为北都太原留守。李光弼奉命由灵武率军五千赴太原,继续征讨叛军。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后,由北道夺取灵武。当时李光弼手中只有一万人,太原城方圆四十里,由于李光弼治军严整,与将士同甘共苦,令行禁止,士兵严守,史思明无隙可击。在兵力悬殊情况下,李光弼一面防御固守,一面守中有攻。他让战士从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击敌军;他还在城上安装石炮(抛石器)击毙叛军十分之二三;地道后来挖到史思明大营,俘斩叛军一万多人。此时,叛军内讧,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史思明退兵范阳,蔡希德因疲惫不堪而败军。

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队向敌军发动进攻,歼敌七万多人,太原之战取得完全胜利。太原之战是平乱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李光弼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胜利消息传到灵武,肃宗下诏奖赏李光弼,加他为司空、兼兵部尚书,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国公。

朔方节度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肃宗再次诏李光弼入朝,升他为侍中,改封郑国公。九月,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十万大军讨伐安庆绪,因为肃宗不相信二人,不设主帅,只派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诸军。唐军出师后,在获嘉击败叛军,斩首四千级,捕虏五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防守。安庆绪派七万军队援救卫州。唐军大破安庆绪,斩首四万级,缴获铠胄数十万,攻占卫州。唐军又在愁思冈击破叛军,并趁势围攻邺城。安庆绪求救于史思明。史思明出动十三万军队援救邺城。 次年三月,双方爆发相州之战,史思明率军奋战,李光弼等率部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被杀伤的人数几乎相等。郭子仪率部在后,还未来得及布阵,突然大风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却看不清。唐军与叛军都大惊,各弃兵仗辎重,分向南、北方面溃退。此役后,唐军各部相继引还。 只有李光弼与王思礼整敕部队,全军以归。战后,鱼朝恩把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

乾元二年(759年)七月,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朔方军。

八月,李光弼又被任命兼幽州长史、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撤出洛阳,移军河阳,留洛阳空城给史思明。十月,史思明进攻河阳,李光弼这次又发挥才能,设计诱得史思明所部良马千余匹。接着又用木杆铁叉叉住史思明在黄河上的火船攻势。史思明损兵折将,亲率大军再进攻河阳,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内藏刀,对将士们说:“战,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万有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三军感动,部将李抱玉、荔非元礼等率兵奋勇杀敌,大败叛军,杀敌一万余,生擒八千余人。河阳之战,李光弼再次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此役的胜利,牵制了史思明主力军,保障了潼关和长安的安全。

乾元三年(760年)正月,肃宗加李光弼太尉兼中书令。

中兴第一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肃宗轻信宦官鱼朝恩,不听李光弼正确意见,命李光弼冒险进攻洛阳。李光弼无可奈何,留李抱玉守河阳,自己与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会同鱼朝恩进攻洛阳。仆固怀恩不听李光弼军令,不在洛阳城北邙山而在平原布阵,致使大败,唐军只好退守闻喜(今山西闻喜)。史思明虽然获胜,却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唐军也因此得以休整。肃宗将邙山之败归罪在仆固怀恩身上,拜李光弼为侍中兼河中节度使。后又任命他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统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今江苏盱眙),进攻史朝义军。李光弼先克许州(今河南许昌),活捉史朝义将李春,再入徐州(今江苏徐州)。史朝义数十万大军被困洛阳,兵败。

宝应元年(762年),台州(治临海,今属浙江)人袁晁领导浙东(治越州,今浙江绍兴)农民起义,唐代宗急令李光弼率军讨伐。李光弼派其部将张伯仪等率领各军,向袁晁义军发起攻势。十二月,义军与官军在衢州(治信安,今浙江衢县)大战,义军失利。同年,李光弼进封为临淮郡王。

此年,江南人方清在歙州(治今安徽省歙县)率饥民起义。朝廷命李光弼分兵讨伐。

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终参加指挥大军,一直是唐军平叛主将之一,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指挥唐军歼灭叛军有生力量,为平息内乱立了头功,《新唐书》称赞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