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新场景的描述
从反映某个景点的20余幅图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及最不喜欢的场景,然后对喜欢的场景进行再加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场景的描述。再选择一个公园,请参与者对该公园一天24小时的活动提出建议和描述。并进行小组交流。
⑸实地采访
准备几台一次性照相机,贴上调查用标志,请参与者以小组为单位外出进行实地采访。并进行包括采访记录、照片、素描画等内容的整理工作。
⑹讨论
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争论的要点。
⑺问卷及投票调查
根据讨论的要点归纳出简练易懂的问卷,请参与者书面回答,然后再进行投票,请参与者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答案。
⑻体验
请参与者在1:2000的规划地上观察水路、河流、道路、铁道的现状及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的情况,讨论那里变化的原因。到现场体验观察,回来后,进行小组交流。
⑼模拟预算分配
首先确定预算总金额,然后让大家每人按自己最需要的预算项目自行选择,每人一项。讨论无人选择的项目未被选中的原因。
环境设计
⑽统计(kj法)
针对某个主题,请参与者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成卡片,组织者进行整理,最后根据各种类型的卡片归纳出此次环境设计的内容、要点和设计目标。
⑾设计图面上的体验
请参与者在预先准备好的图纸上,根据平面图上的位置设想具体使用的方式、时间。把图中不合适的地方标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的具体对策。
⑿设计方案的评价
在介绍设计方案后,请参与者展开讨论。把讨论意见综合后做成模型,让设计者、行政管理者、居民、专家等进行充分讨论以寻求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案。
⒀现场确认
到现场去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尺度感;选择方案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场所,实地说明设计意图和预期效果,并请大家展开讨论以期得出最终的确认和决策。
(14)就业去向
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风景园林设计院、建筑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园林与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程监理、工业产品设计等领域的项目设计与开发工作。
最高境界
环境设计
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常用“神”字来表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神韵”、“神来之笔”、“神奇”、“如有神助”、“神灵活现”之语比比皆是,在国画中更是追求神似。那么,在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中是不是也能用之来评判呢?
环境设计的艺术在于围绕既有的地籍景观和人文资源“借题发挥”,在天、地、风、水、光、山、物七个方面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进行“个性”的艺术创作,好作品就会自然而生。而追求以人为本的“天之美”、“地之美”、“山之美”、“水之美”、“风之美”、“光之美”、和“物之美”的高度和谐便是“神”之美,是入诗入画的最高精神境界。
“天之美”是指一座城市或社区对人的水平视线以上部分的空间环境美的艺术营造,主要是指由建筑物、树木、山坡或假山叠石等高大物体构成的曲线丰富、层次分明的天际线与大自然的天空对话所描绘出的一幅幅四季更替、晴雨变化的缤纷画卷,或大雨倾盆,或晴空万里,或云奔月移 …… 让人们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感受春花秋月等大自然的变化所带来的旖旎风光。为了让忙碌的现代人不至于忽视这种美的存在,设计师常常在广场或社区中央花园设置较高的大型雕塑、景观塔之类的标志性建筑,以达到“引目向上”,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体会“天之美”的内涵。
“地之美”是指社区的总平面科学完美地布置,选择环境表现主题,利用地理位置对地理环境进行美的艺术创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社区规模档次与机动车辆交通、人行道路及道路颜色的平衡配置;集中绿地与环境空间的均好性比例关系;水面与绿地的比例关系;草坪几何图形色块色带设计和品种的选择;树木翠竹四季花卉的配置;运动健康活动场地、儿童天地、雕塑小品的设置等等。通过这些要素的艺术组合,或回合,或敞开,创造出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意境,使社区环境像诗一般的浪漫,像画一般的典雅,让人们生活更富有情趣。
环境设计
“山之美”,就是通过地势的起伏、落差来营造的一种自然之美。有山有水是美上加美。当然这里的“山”是社区环境在平面上的高低落差,以此来表达一种绵延起伏、庭院深深、引人入胜的美感。
“水之美”是以水之柔情衬托建筑的刚性之美,达到刚柔并蓄的环境效果。根据规模的大小,结合社区环境的总体设计,巧妙地借“水”选景或应用上述“水”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整个小区环境充满动感,充满生机。
“风之美”即风格的和谐之美。环境表现的风格不能离开建筑的风格而独立存在。在当今住宅社区的总体设计中,建筑与环境设计已经开始分工,但是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必须同步进行,在社区文化主题确定之后,环境的风格定位与建筑的风格定位一定要有机统一。另外,“风之美”还表现在住宅建筑与环境建筑错落有致,明亮通畅,使社区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借助假山叠石、人工河流、植树造林等手段营造空气清新的社区自然生态环境;再通过社区的树木花草因风势的强弱变化表达 “动”与“静”的感情画面,使社区更加富有人性味。
“光之美”就是通过充分的日照和良好的采光,以利社区绿色植被的生长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也包括晚间社区的照明灯光和美化环境而设置的各种射灯之间的色彩、灯光强弱的交错、配置,使环境在灯光的作用下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其次,根据户型大小强调建筑物的合理进深,以保证住宅室内有充足的自然光源和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物之美”是指建筑物本身的美,这种美在外形上是通过建筑物的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来实现的。当然其所反映的建筑风格必须与环境的风格和谐统一起来,使环境烘托建筑,建筑美化环境,两者相得益彰。
当环境能实现“天之美”、“地之美”、“山之美”、“水之美”、“风之美”、“光之美”、“物之美”的自然融合,那么它将构成这种环境内在的精神灵气和外延的物质生机,两者交融在一起,从而形成特定的美的旋律与韵味,置身其中,自然就会领略到“神之美”的最高境界了。
建议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作为一个较新的技术服务领域,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市场的监管制度尚未健全;设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尚未开始。可以说,市场经济在这一领域中的发育还处于幼稚阶段。尽管有种种不完善甚至不完整的因素,环境设计市场迅猛发展的态势却不可逆转,蕴涵了无限的商机。面对发育不健全的设计市场,设计单位必须自觉地加强质量管理,促进整个设计行业健康发展。结合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⒈产品质量置于第一位设计单位作为第三产业,设计服务机构也不能脱离以产品为最终成果的商品规律,因此质量管理也以设计作品作为主要的检测产品。所有的质量管理都是以保证产品质量为目的。因此,园林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不是以多少编制、几个层次来代表质量管理能力,而是与设计作品相关,以高质量作品为追求目标,以业主满意度来衡量质量管理的水平。
⒉合理安排设计人员的位置 设计的特定的生产方式,即脑力劳动为主也是质量管理的关键之处。设计始终存在着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飞跃过程,设计队伍必须是梯形的队伍,必须是不同层次的人员组合。作为设计个人,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智力投入和产出在每一个设计者身上都会有不同的含量和效率。所以,合理安排设计人员的位置,充分发挥潜在的智力空间,才能使投入和产出有较相似的效率值,从而推进设计生产构架的合理形成。
⒊质量管理应提倡创新质量管理应该规范化,但规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以日益发展的管理框架为依据,特别是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发展地眼光审视赖以依靠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有利于我们以创新观点对待质量管理。从这一点上说,质量管理的创新观点要比某一设计的创新更为重要,它是所有设计个案创新的广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