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文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这时我想到了金庸小说《侠客行》里关于蝌蚪文的描述。小说中那些识文断字、武艺高强的武林高手们不就是执着于蝌蚪文的“字面”

意思而百思不得其解吗?石破天大字不识,却凭感觉和字形参透了蝌蚪文的秘密。这段公案和我们亲眼所见的“蝌蚪文”有着异曲同工之趣!

岣嵝碑

简介

岣嵝碑(ɡǒu lǒu bēi )别名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故称“岣嵝碑”,原迹曾消失千年。昆明﹑成都﹑绍兴及西安碑林等处皆有摹刻。字似缪篆,又似符箓。相传为夏禹所写,实为后世伪托。原迹曾消失千年。2007年7月上旬重新被发现,现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亦被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关于岣嵝碑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罗含的《湘中记》、赵晔的《吴越春秋》;其后,郦道元《水经注》、徐灵期《南岳记》、王象之《舆地记胜》均有记述。

奇碑身世

■ 奇碑身世:从何而来匿于何处

相传大禹治水,曾“功成刻石衡山”,留下《岣嵝碑》的传说。该碑一说在湖南衡山祝融峰(也称岣嵝峰),一说是在衡山县的云密峰。唐代散文家韩愈曾为此碑赋诗,并为不知此碑踪迹深表惋惜。然韩愈此诗不见录于其著作。宋朝著名金石家欧阳修和赵明诚,曾遍搜天下著名碑刻汇编成文,文中同样也不见《岣嵝碑》的记载。

宋朝嘉定年间(约公元13世纪),此碑突被发现,其字有的笔画头大尾小,于是有人认为是古蝌蚪文;有的字笔画弯曲较多,有人据此断定为虫鸟文;还有断其字为大篆者。但无人破译出来。

明嘉靖年间,文人张素将《岣嵝碑》文拓片带回云南,送给谪戍云南的学者杨慎。经他研究译出了全部碑文。当时的学者沈镒、杨时乔、郎英等都破译了碑文。大意是大禹接受了部落联盟首领舜交给的治水任务,历经艰辛困苦,成功地将大水疏导入海,制服洪水,从此天下“衣制食备,万国其宁”。

此后,《岣嵝碑》名声大振,被摹刻于各地的名川大山中。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湖南长沙、西安碑林、河南汲县、湖北汉阳等地都有摹刻石碑。

《岣嵝碑》是不是夏禹时的刻石,历代争论不休。明代杨慎、杨时乔,清代李蕃、毛会建等,一面破译,一面摹刻,那是信其有。持不同意见的清代王昶在《金石萃编》中提出:“此碑自南宋始出,故欧(阳修)、赵(明诚)皆不录,后来考证家如杨慎…… 诸人深信不疑。余皆斥为伪物,今亦究无确证”。证明此碑为夏禹时的文字,没有证据。人们对杨慎抱有怀疑态度。史家认为杨慎治学之道是:好博务欲胜人,甚至依托杜撰。

从汉字发展过程看,夏代出现此文字是不可能的,伪造的可能性极大。

重新发现

2007年7月上旬,湖南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南岳衡山上发现的重约十余吨的巨石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查找相关资料证实:这块巨石从所处位置、形状、大小及周边的环境与史料吻合,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这块曾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在尘封多年后终得以重见天日。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湖南长沙云麓峰上的禹王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3年仅只识得3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为一块功德碑,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韩愈、刘禹锡赋诗歌咏,曾被称为南岳的“镇山之宝”。但从宋朝以后,就谜一般地消失了。究竟禹王碑立于何时?又位居衡山何处?碑文上究竟记载着什么内容?“寻找消失的禹王碑”成了文史界、考古学界孜孜以求破解的百年难题,更成了千百万来衡山的游客津津乐道的课题。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在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七组发现一块巨石疑似禹王碑,该石重约10余吨,有一不规整两虬相交平面,向中微凹,面上有不规整的纹饰,明显可见人工凿痕。因缺乏发现,该巨石被一农户砌房时砌进了墙体。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南岳衡山寻访“禹王碑”,加上南岳区文物管理处旷光辉老人多年的跟踪考察,才有了这次重大发现。此地位于祝融峰右侧,右有紫盖峰,左有云密峰,两峰之间有一陇,上有隐真寺、隐真坪,下有云峰寺(文革期间被毁)、禹王桥、禹溪。据有关史书记载,禹王碑在此地的说法属实。

禹王碑遗址现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各地拓本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游南岳时,临拓全文复刻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明代长沙太守潘镒于岳麓山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岣嵝碑名闻于世;之后云南大理、四川北川、江苏南京栖霞山、河南禹州、陕西西安碑林、浙江绍兴、湖北武汉均有翻刻;明代学者杨慎、沈镒等都有释文。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张素(张碧泉)将《岣嵝碑》文拓片带回云南,之后刻于安宁县城东洛阳山上法华寺石壁,为摩崖石刻;

●浙江绍兴,存于绍兴禹庙岣嵝碑亭内,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绍兴知府张明道据岳麓书院拓本摹勒于此,为碑刻;

●四川明泉县(今北川县禹里羌族乡)九龙山禹庙碑亭内(1561年立),为碑刻;

●江苏南京,位于栖霞山天开岩侧,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二月(1609年)吏部左侍郎杨时乔刻于此,为摩崖石刻;

●明万历年间,刻于河南汲县;

●清康熙年间毛会建于西安府学及归德府署先后翻刻禹王碑。

岳麓山禹王碑

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云麓峰左侧石壁,面东而立,属摩崖石刻,为南宋嘉定五年摹拓刻本。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长沙太守张西铭兼有护碑亭,明崇宗三年(1630年)兵道石维岳重修亭台,增建石栏;清朝康熙年间,周召南、丁司孔重修。碑二侧增有明代刑部刘汝南“夸神禹碑歌”、清代欧阳正焕“大观”石刻;1935年周翰重修,并增刻“禹碑”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体内容

碑文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个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和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有人猜测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伪造。

由于其文字奇特,历代对其内容看法不一,古代多认为是记录大禹治水的内容,而一些学者则认为“岣嵝碑”并非禹碑。如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刘志一则认为岣嵝碑为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

释文

杨慎释文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马贺山认为: 上的文字,看上去比甲骨文要成熟进步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极大的反差呢,夏朝文字应该比商朝文字还原始还落后才对,其实这只是事物发展的一般情况,有时还存在着特殊情况,商民族是一个生活在黄河下游的东夷游牧民族,人数很少,没有文字没有文化,是一个很落后的民族,以玄鸟{燕子}为图腾,与以龙为图腾的人口众多的有夏民族不可同而语,夏民族已进入农耕和百工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文字文化文明,达到了高度发展,从黄帝仓颉造字始,到夏朝灭亡前,已经有一千三四百年,文字十分发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商人则不然,他们不喜欢文字,只擅长在马背上东奔西杀,从建国到迁都殷墟,商人的文字也没有造出来,不得不使用夏民族的民间俗体字,而商朝的那些巫师,往甲骨上写字的人,刻字的人,我推测都是由夏人担任的.时代在发展,文字文化文明却停滞不前,这与后来的元朝的统治情况很相似.这正是着成夏朝官方文字比商朝民间俗体文字成熟进步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