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庞薰琹(pángxūnqín)(1906~1985)字虞铉,笔名鼓轩。祖籍塘桥,庞鸿文之孙。著有《薰琹随笔》。组织“决澜社”,举办“决庞薰琹庞薰琹澜”画展,蜚声艺林。是我国知名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态度严谨,独具风格。曾深入贵州80多个苗寨,考察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创作《贵州山民图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感人魅力。其代表作有《地之子》、《路》、 《贵州山民图卷》 、 《瓶花》等,享有盛誉。

(1906年-1985年)著名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原名蓥,字虞弦,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1921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学医,课余学绘画。1924年毕业,次年赴法国,入巴黎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学画,1927年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1930年回国,系统研究中国画论、画史,参加旭光画会、苔蒙画会,成为当时有进步倾向的新兴美术启蒙运动组织者之一。1931年在上海昌明美术学校、上海美专任教。与张弦、倪贻德发起成立美术社团“决澜社”。1932年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以后又举行广告画展览。1936年后任教于北平艺专、四川省立艺专、华西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广东省立艺专、中山大学。1938年开始搜集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翌年深入贵州民族地区作实地考察研究工作。1940年任四川省立艺专教授兼实用美术系主任。

1947年在广东省立艺专任教授兼绘画系主任,兼中山大学教授。1948年,拒绝赴美国执教之聘,由粤返沪,迎接解放。1949年5月29日庞薰琹与刘开渠、杨可扬、(郑)野夫、张乐平、朱宣咸、温肇桐、陈烟桥、邵克萍、赵延年等国统区美术先驱代表上海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迎接解放的“美术工作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代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教务长。1953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负责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底任“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会”具体负责人。遵照周恩来总理意见,1954年又筹备四个工艺美术展览会分赴苏联、东德、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和保加利亚展出。并任工艺美术代表团团长赴苏联访问。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任教授、第一副院长。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79年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级别。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举办建国以来第一次个人画展。1985年逝世。家属将庞氏遗作479幅捐献桑梓常熟,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今常熟理工学院元和校区)建庞薰琹美术馆收藏、陈列。

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坚持绘画创作,数十年如一日。主张艺术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又必须不断吸收、融化和创新。擅长油画、水彩及白描,尤精图案和装饰艺术设计,均融入中国民族特色。代表作品有《大地之子》、《路》、《贵州山民图卷》及《瓶花》等。著有《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工艺美术设计》、《图案问题的研究》和《论工艺美术》等。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重要展览

1932年  个人画展  上海 中华学艺社

1932—1935年 第一届至第四届“决澜社”昼展  上海 中华学艺社  上海 世界社礼堂  上海 留法同学会

1941-1945年 四次个人画展  成都 省立图书馆等地  重庆 中印学会

1946年  个人画展 上海 复旦大学礼堂

1983年  个人画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展厅

1985年   个人遗作展 南京 江苏美术馆

1996年  个人画展 上海 上海美术馆

1999年   庞薰琹--油画.设计.创造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

出版物

画册

《庞薰琹昼辑》、《庞薰琹画集》、《工艺美术集》、《工艺美术设计》、《巨匠庞薰琹》等。

著作

《图案问题研究》、《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薰琹随笔》、《论工艺美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等。

艺术风格

提起庞薰琹的绘画艺术,常被归入现代主义艺术或装饰绘画艺术之列;虽有一部分学者谈到庞薰琹对中西艺术的

融合,常专指其后期作品。笔者以为:就庞薰琹整个绘画艺术道路来看,他对中西绘画的融合自20年代留法时萌生,到40年代基本成熟,线索清晰,毋庸置疑。情况究竟如何?只要全面地剖析其绘画艺术道路的发展、演进,答案自然水落石出。

他画花,不是简单地摹写对象,而是根据画面需要构图变化,既依据对象,又不完全依据对象,而任凭自己的意图经营画面。他不无意地对人说:“有时别人送我一枝很好看的花,我就不断变换这枝花的放置位置,可以画出一簇好看的花来”,他就是这样在苦难中找“乐”,忘却了自己,把大自然

赋予的一丁点美,一丁点生气,放大,升华,再现于画面,既是他高尚、乐观的情操体现,也是他于绘画艺术的奉献。

《美人蕉》是他这一类花卉作品的一个典型。不难看出,整个画面(包括背景)是画家“设计”的结果,花、叶陈列有致,色彩对比靓丽,富有强烈的装饰趣味。

一大把盛开的花朵插在一只宋瓷花瓶里,形式和谐完美的画面充满了装饰的美。整个画面作高调处理,色彩鲜明,构图饱满,显示出蓬蓬勃勃的生命力量。很难想像这样一幅充满生命活力的作品,却是一位不久前刚从“牛棚”里放出来,还背着沉重的政治冤屈未获平反的老艺术家的手笔。王安石曾有这样的诗句:“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何缘身处逆境的庞薰琹却能用自己的画笔把春色凝固于画面而永驻人间?他的一首题为《小草》的自喻诗,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注释:“一颗平平常常的小草,虽然饱经烈日秋风、旱涝雨雪,毕竟不可摧折,春风吹又生,始终顽强如故;甚至即使连地下的老根也枯死了,可是在死去的老根旁,却又长出新根长出了新芽,草地仍是一片绿色……”

早期求学

综述

庞薰琹1906年6月20日(光绪32年4月29日)出生于常塾虞山镇一个世家,1921年初考入一所教会学校--震旦大学学习四年法文及医学。1925年8月乘法轮“波尔加”号赴法留学。富足的家庭,严格的早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庞薰琹留法前对当时中国社会震荡、艺术变革情况了解不多,无论是康有为的中国画衰敝论,还是陈独秀的美术革命对他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

从学医到学画

1921年春,15岁的庞薰琹从家乡江苏省常熟县来到上海,在震旦大学预科学习。预科毕业后,决定到震旦的医学院学医。不过他在震旦医学院只待了一年,到1924年年底,两件意外的事促使他重新抉择,并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1924年期末考解剖学,每位学生发到一根人骨,要求将骨头画下,并写出所有相关的拉丁名词。庞薰琹分到的骨头上有个小洞,他忘记了这个小洞的拉丁名称。监考的正是平时特别关照他的阿尔诺神父,神父要他坐在那里继续想。所有的同学都走了,神父在他身边突然轻声说了个拉丁名词,紧接着问:“你想想这个小洞叫什么?”庞薰琹一愣,便把听到的拉丁名词写上去了。这次考试,他得了全班最高分。这事使他非常不安,作为学医的人,假如在病人身上作假,那可是极其危险的事。他开始产生了离开这个学校的念头。庞薰琹对色彩从小有着敏锐的感觉和浓厚的兴趣。在常熟县立第一高小上学时,有一次下雨,一个响雷劈在图画教室的正上方。教绘画的王老师被震倒在地,他爬起来立即向直挺挺呆坐在教室中央的庞薰琹扑去,以为这孩子被雷击中了。想不到庞薰琹是被眼前的七彩世界迷住,他看到一个像虹一般的彩色圈将小伙伴们包围了起来。时隔六十年,他依旧清晰地记得响雷着地时五彩缤纷的瞬间。庞薰琹从十岁起正式学习绘画,母亲请了老画师教他画山水花鸟。就读县立第一高小时他开始学习水彩画。进入震旦,预科一年级的基础课程有图画课。从预科三年级开始,他还利用假期学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