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画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8
分类

采取总体统一而局部对比的手法。总体上笔法的统一,使主要支撑形体的用笔有足够的强度,构成合理优美。局部的对比,可虚实相间,以突出主要的部位,各种局部的对比手法又都必须自然地融合于总体的统一格局之中。

用墨特性

墨彩

墨本来是一种单色,但由于中国画把墨当作色彩来运用,所以有墨彩之说,意思即是墨色美在单纯中蕴含了万物的光彩。黑与白是亮度的对比,黑白对比适当,画面就生出亮彩。浓与淡是墨色阶梯的对比,于与湿是水分多少的对比。对比适当,墨即有色彩的光辉。

墨阶 墨色由浓到淡的层次变化叫墨阶。与色阶、音阶相似。墨阶大体可分为:焦、浓、重、淡、清五个阶梯。浓的、不掺水的墨为焦墨;掺少量水分,浓度仅次于焦墨者,为浓墨;掺三分之一的水,为重墨;水分超过墨者,为淡墨;水中掺极少量墨者,为清墨。在实际作画时,可以把墨分成更细的层次。墨阶的作用,关系到画面色彩层次和调子,层次少,对比强,称之为高调;层次多,画面柔和丰富称为低调。调子的运用,要按画面的具体需要加以调整。

墨质 对于用墨的处理办法不同,产生不同质的变化叫墨质。可分:新、焦、宿、退、埃五种。新磨的浓墨,立即使用叫新墨。磨好的浓墨,放在砚台中半天以后,水分有一定的挥发,叫做焦墨。把墨放置一天以上,使水分有较多的挥发,叫做宿墨。宿墨由于部分脱胶,故运笔畅快、墨色浑厚,但光泽较差。放置多天的墨,墨中的胶力大部分脱去,炭粉沉淀严重,颗粒粗糙,光泽更差,但墨色厚重,笔痕清楚。埃墨是墨汁在砚台中长期放干之后,再用水泡起,墨质粗糙,一般不好使用,但在一些特殊效果中也可使用。

墨性 对于墨色的不同处理,产生色性的变化,叫做墨性。分枯、干、润、湿、漓五种。不同的墨性可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表情。如干燥和湿润,粗糙与光洁,苍老与稚嫩等。枯墨一般用宿墨,枯墨适宜表现老年人干枯的皮肤及粗糙的衣物等。干墨可以分浓干和淡干,无论浓淡,把笔中水分尽量吸干,用笔时会出现飞白,适宜表现人物的须发、山石、树干等。润墨干湿相宜,这种不干不湿之墨,用笔时略有水晕之感,使用范围最广。湿墨指笔中饱含水分,行笔时,水分在纸上自然渗化,墨痕之处,有明显的墨晕,适合表现比较光洁的物体。漓墨为水气淋漓之墨,适合大面积渲染,表现烟雾、水气等。墨的干湿、枯润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破坏画面效果,太枯则无气韵;太湿则无骨气;太干则枯燥无味;太润则柔弱而无纹理。

墨法 用墨之法,前人有很多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七法: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黄宾虹先生说:“画案之上,一钵水,一砚墨,两者互用,是为墨法。”又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所以墨法离不开水的运用。用墨七法,实际上是墨与水不同的调和与使用而变化出来的。

设色

1、中国写意画“以情运色”的艺术境界

写意画,只从形式上说,是一种水墨淋漓的绘画,也称作水墨画。敷彩,就是进行着色。由于写意画以笔墨变化为主,而着色则次之。渲染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形体的质感,协调线与皴擦的关系,增加画面的气氛,为了更加生动地、丰富地描写生活,仍然要重视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比如写意人物画的色彩关系,按照传统手法,认为基本上是-‘‘平光”的观念,即主要是根据固有色的变化着色,例如脸颊是红的,嘴唇也是红的,着色时只要区别于一般的肤色就行了。但是,我们着色时,可根据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况,常常打破传统手法而吸取西画的方法,用颜色在表现固有色的同时,又表现形体的明暗调子关系;有时还通过处理“反光” “逆光”的颜色效果,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了生活的真实气氛与人物的情绪。例如画炼钢炉前的工人,锻冶的场面,通过炉火正红的色彩反射,充分表现出工人阶级在生产建设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时代精神面貌。对于这种现实生活的人物描绘,如果拘泥于传统的着色方法,显然是不可胜任的。

2、不同的色彩感觉饱含了画家不同的情感

作品的情感不一定是作者自己的内心情感。色彩不以自然色彩为满足,有待心灵的加工。艺术家在调配,表现色彩时,注入各自的情感。中国的艺术之所以最“真实”,事实上是“最写意”,就是最能表现完整的生命意趣。中国传统艺术也由很写意而达到了很写实的效果。其原因就是中国艺术的目的是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它“使片景孤境能组织成一内在的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一层次的真实”。

3、写意画墨色的表现性

中国写意画中所谓的“画由心生”是指写意画的笔墨用色,出神入化,状物抒情,变化万千的笔墨倾诉了创作主体--画家的思想,情怀和感受。不同情感、情绪下画家用色的每一格细节变迭都紧扣着画家的心理活动。这种笔墨用色的情感表达是在两个层面上得以实现的。写意画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西方现代绘画注重主观、表现,情感,在强调绘画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心情感上两者颇有相似之处。

无论是从纵向继承或是横向借鉴,都不能忽视画家本人的内在心理素质和感情因素。强调笔墨用色的情感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强调袒露画家本人的情感个性和独创性,用自己的声音唱心底的歌。虚伪的感情只能导致作品的矫揉造作,毫无牛气。

4、有关中国画笔墨设色的审美情趣

画家通过绘画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把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写意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样式,它是“意”与“境”的融合,更是意境与意象的统一体。意境与意象是写意画的基本审美特征。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将不再是古典式的和谐宁静,而将是一个充满冲动、苦难、争斗的过程;“天人合一”不再只是目的,而且也是过程。所以分析意境与意象的特征及其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寻找促进当代中国画健康发展的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欣赏

总述

写意画是传统中国画里令人赏心悦目的画种,它以淋漓的水墨,纵横的笔法、弥满的气势,使观者赞声鼎沸叹为奇观,并拥有广泛众多的欣赏者。通过画的立意叩动欣赏者的情意,产生回味不尽的画意是成败的关键。写意画有画无意,或叫人不解其意,莫名其妙,都处不上名副其实的写意画。

写意画讲究意,所以我们欣赏写意画也得捕捉画中的意,在回味不尽的意趣中得到艺术的享受,陶冶自己的性情。怎样更好的去理解意,最好的途径是从熟悉绘画技能入手,中国写意画往往是通过相当具体的绘画手段来塑造确立的。欣赏中国绘画创作应当按照南齐的谢赫的六条标准"即六法",它们分别是: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摸写。这里对六法的解释为:【气韵生动:指创作上主题明确,表现真实,形象生动。骨法用笔:指描绘形象上的笔致与线条。应物象形:指选择题材的合度,观察与描绘对象要深刻细致与正确。随类赋彩: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准确而必要的著色。经营位置:指题材上的取舍与组织,画面的构思与安排。传移摸写:指接受前人的传统】。

当然,欣赏是带着时代的眼光的,人们的欣赏情趣也有着时代性,在绘画的表现方法上不同、欣赏者也会提出不同的欣赏要求,画家本身欣赏画的时候一般偏重技巧,而欣赏者是为了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那么欣赏就偏重于画的内容及感染力,不管是从哪一点出发欣赏画,都需要久看细看,用一种研究的眼光来看,才能看出它的奥妙,达到欣赏的目的。有欣赏经验的人都知道,有的画初看印象不错,还想再看,但看了几次之后却会觉的这幅画没有什么意思,也有的画初看似乎平淡,但看了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它有丰富的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