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3、关于“平等”:“平等者,非谓无尊卑上下也。然则平等之义安在耶?曰:以法治言之,在法律上一切平等。国家不得以非法侵犯其人民之思想,言论等自由,而况其他乎?以性分言之,人类天性本无差别。故佛说:"一切众生皆得成佛",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此皆平等义也 。”

人物影响

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中,中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有关哲学重构的努力,即通过对比和吸收西方哲学的理论、观念、方法,重新建构中国哲学的哲学系统,使之成为既具有近代性的哲学体系,又可彰显出中国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和宇宙论特色,并使之在世界哲学中占有一席地位。在这个方面,比起有志发扬其他古代思想流派的学者,现代新儒家的成绩可谓卓然有成。当然,每一位现代新儒家对何为儒家思想(儒学)的核心认识不同,由之决定了他们所入手的方向不同,故他们所建构的体系也各不同,而熊十力的哲学体用论,就其继承发展中国哲学而言,是他的同时代人公认最有特色且最为成功的一个体系。
  熊十力哲学最突出之处,是他的体大思精的本体枣宇宙论。20世纪,不仅中国哲学遭遇强大的颠覆力量,西方哲学传统也受到了根本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在肯定对古代或过去哲学的突破和超越的同时,通过阐释和发展,重新塑造东西方的哲学传统,就成为很重要的课题。近代哲学发展的大势,熊十力亦有了解。他了解本体论是西洋旧哲学所喜谈,而为晚近所忽略;但他坚持本体论对哲学的基础意义,努力发展出一种体现中国哲学精神的近代化的本体枣宇宙论。在他的哲学建构中,在总结中国哲学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唯物、唯心等哲学的思考,致力回应西方哲学对东方哲学的挑战,成功地建立了他的富有特色的宇宙论枣本体论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深刻性、独特性、宏大性,使得他的哲学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了近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典范。
  熊十力的哲学是以他的哲学观为基础的。西方哲学的传统认为哲学只是爱智之学,熊十力则认为,其实哲学有许多形式,并非仅仅是爱智之学;爱智体现了哲学的理智思辩的方面,但哲学并不限于理智思辩的方面。可见,熊十力不是仅仅站在西方哲学传统来理解“哲学”,而是从世界多元的哲学思想传统来看哲学的“定义”。在熊十力看来,中国哲学的儒家道家等,其特点是既有理智思辩,更有超出理智思辩的方面的内在体证之学。他认为,这种既有理智思辩而又不限于理智思辩的哲学,才应当被视为哲学的正宗,只有理智思辩,或只有内在体验,都不是完满的哲学形式。熊十力的这种看法,即哲学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希腊爱智意义上的理论活动,而且应当包含理智思辩以外的其他思想活动,说明他没有盲目接受欧洲中心的哲学观,而且是以非欧洲中心的一种普遍主义的立场来看待哲学。与西方许多哲学家的西方中心主义和现代中国一些东方保守主义的哲学观相比,熊十力的主张无疑更为合理,熊十力吸收了西方哲学的长处以补中国哲学之短,又把哲学理解为超乎西方传统爱智的意义,在哲学的观念中加入了东方和中国传统的学术意义,力图拓展哲学的世界性。虽然他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更多带有其心学主张的色彩,但这种主张符合多元文化的价值,而且在肯定分殊的同时也仍肯定理一。更何况熊十力实际地建立起了他的本体论枣宇宙论体系,为20世纪的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个人著作

《与友人论张江陵》(熊十力撰)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熊十力,著)(中华书局1944)

《十力语要初续》(熊十力,撰)(东升印务局1949)

《明心篇》(熊十力著)(龙门联合书局1959)

《乾坤衍》(熊十力造)(中国科学院复印]1961)

《中国哲学思想论集,现代篇》(熊十力著/唐君毅著/殷海光著)(牧童出版社1978)

《体用论》(熊十力,著)(台湾学生书局1983)

《明心篇》(熊十力,著)(台湾学生书局1984)

《新唯识论》(熊十力著)(中华书局1985)

《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论张江陵》(熊十力撰)(文明书局1988)

《论六经》(熊十力撰)(明文书局1988)

《摧惑显宗记》(熊十力著)(台湾学生书局1988)

《孔子文化大全.第2种,论著类》(苗枫林主编/熊十力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

《熊十力集》(熊十力,著)(群言出版社1993)

《存斋随笔》(熊十力,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体用论》(熊十力,著)(中华书局1994)

《现代新儒学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熊十力,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熊十力卷》(刘梦溪主编/熊十力,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十力语要》(熊十力著)(中华书局1996)

《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熊十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熊十力学术文化随笔》(熊十力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熊十力全集》(熊十力,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人物轶事

少而颖悟

熊十力自幼即与众不同,独具才思而又非常自尊、自信。他曾口出“狂言”道:“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此语出自心学大家陆九渊)令其父兄诧异不已。十六七岁时,他即四处游学,当他最先读到陈白沙的“禽兽说”时,忽起神解,“顿悟血气之躯非我也,只此心此理,方是真我。”并从中领悟到人生之意义与价值。绝非是趋利避害、去苦就乐等外在满足,而在领悟人生之意义与价值,体识至大至刚之“真我”,以合于天地万物之理。这一觉悟基本上奠定了他以后的治学方向。

辛亥历练

辛亥革命时期,熊十力痛感清王朝政治腐朽,民族危机深重,常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一语置诸座右而自

警。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他深迷于“格致启蒙”之类著作,而视六经诸子为圭臬。且深受明清之际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大哲之著作以及清末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志士之论著的影响,而“慨然有革命之志”,决心为反清而奔走呼号。

1902年,熊氏为策动军队而投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白天操练,夜间读书,并向报馆投稿,倡导革新现实,救亡图存。此间,他逐渐认识了宋教仁、吕大森、刘静庵、张难先等革命志士,并在1904年共同创建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秘密宣讲革命思想,倡导反帝反清,救国救民。

1906年,熊十力加入日知会,并组织黄冈军学界讲习社,联络各方志士,为发动起义作准备,后因事泄而遭清廷通缉,他只好潜归乡里教书。1911年,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并任湖北督军府参谋。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但由于军阀政客的排挤,孙中山后来被迫离开军政府,护法运动亦宣告失败,这给熊十力以很大打击。他目睹“党人竟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内心非常痛苦,常常“独自登高,苍茫望天,泪盈盈雨下”。他根据自己的所历所见,总结出:祸乱之起因皆在于军阀官僚之贪淫侈糜。卑屈苟且,以及国民之昏然无知。于是,他下决心走出政治,“专力于学术,导人群之正见”。他认为救国之根本似乎并不在于革命,而在于学术兴盛,“于是始悟我生来一大事,实有政治革命之外者,痛悔以往随俗浮沉无真志,誓绝世缘,而为求己之学”(《十力语要》)。从此以后,熊十力遂决然脱离政界,专心于“求己之学”,以增进国民的道德为己任。这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广结善缘

熊十力在为学之余,喜善交学界朋友,与时贤如黄季刚、马叙伦、梁漱溟、胡适、张申府、钱穆、汤用彤、蒙文通、张君劢、冯友兰、金岳霖、朱光潜、贺麟等人,时相过从,切磋学问。尤其是与林宰平、梁漱溟二人曾在一段时间里交往甚密,“无有睽违三日不相晤者。每晤,宰平辄诘难横生,余亦纵横酬对,时或啸声出户外。漱溟则默然寡言,间解纷难,片言扼要。余尝衡论古今述作得失之判,确乎其严,宰平戏谓曰:老熊眼在天上。余亦戏曰:我有法限,一切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