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5月29日,织田信长为准备出兵远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后则逗留于本能寺。但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军却突然迅速出现在京都,并于6月2日袭击本能寺。当时,因属下兵力对信长的信赖较深,誓言效忠明智光秀的人很少的缘故,光秀于进攻本能寺时,并没有告诉部下攻击的目标是信长。据言率领森兰丸、坊丸、力丸、伴正林等约100人的信长本身亦持枪奋战,负伤后返回房内纵火自杀,享年49岁。 当时本能寺为大火烧毁,通说是认为信长已死于寺中,但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满遍寻不到信长遗体,有一说是信长遗体已被仰慕信长的僧侣与部下秘密地埋葬了。其长子织田信忠得知消息后,与村井贞胜于附近的二条御所抵抗明智军,最后亦不敌自杀。而黑人兵弥助在本能寺之变中,直到最后都和信长一同奋战。为光秀所擒后,赦免后,被强行送至耶稣会。

为政举措

政治

织田信长对朝廷政策的考虑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假说,其一说是“信长视朝廷为天下布武的障碍并考虑废除朝廷”,另一说是“信长为实施自己的政策而有效利用朝廷的权威以使其正当化、至少在本能寺之变前,信长跟朝廷的关系都比日后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还要密切。”在此称前者为“轻视说”,称后者为“尊重说”。之所以对织田信长与朝廷之间的事情有如此分歧的解释,原因在于本能寺之变中有一说是朝廷参与除去信长,以及残存史料并不完整的缘故。

据“轻视说”,织田信长对朝廷的政策是出钱也出口

,并想要拥立一个听从自己的话、像傀儡一般的天皇。天正元年(1573年)开始就对正亲町天皇提出让位的要求。但正亲町天皇是老练的天皇,并非是个对织田信长言听计从的人物,加上当时织田信长在各地的强敌环伺,天皇拒绝后即明快地不再要求。天正九年(1581年)的京都军马演练,除了展现织田军的军事实力外,也可说是对正亲町天皇的施压。

据“尊重说”,希望让位的反倒是正亲町天皇。在当时若只凭天皇个人的意思并无法让位,从天皇让位后到新天皇就任等诸种仪式、营建原本天皇退位后的居所,以及为此而准备的移转费用(天皇退位后的居所称为仙洞御所,通常比京都中心的居所还需要更大的土地,包括移转周围公家的房子、寺院等)等一一完成,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能让天皇让位者,必须负担庞大的经费。而于天正年间能做到此事的人只有信长,反过来说即使天皇希望让位给织田信长,只要织田信长不同意,让位是不可能的。

天正九年(1581年)的京都军马演练后,正亲町天皇向信长传达希望退位之意,根据朝廷内部资料的《御汤殿上日记》中记载到同年3月24日若让位一旦决定则“可喜可贺”,而《兼见卿记》则记载于4月1日转为中止。这可认为是信长最终并没有同意接受天皇的让位。之后,羽柴(丰臣)秀吉被以建造仙洞御所的功劳的表面理由升为关白,这一点亦值得留意。

经济

织田信长掌权期间,撤除国境上不必要的关所(收取过路关税的检查站)、透过检地以确立对领土的支配、让农民与兵力分离以设立常备军。设立乐市鼓励商业。积极鼓励自由贸易,奖励技术革新。织田信长还推行了新的大名制度,使各地的地方制度更加完善。

织田信长还与南蛮人进行贸易(史称南蛮贸易),不仅给织田信长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西方先进的实用科学,如数学、地理学、医学、天文学、造船术等也传入了日本,也使日本人大开眼界。同时,随着大炮的传入,改变了战术和城池的建造。天正三年(1575年),在长篠、设乐原战役中,织田信长大量而巧妙地运用了大炮,击破武田信玄勇猛的铁骑军团“骑马队”。

军事

天下布武之意为“于天之下、遍布武力”。通常解释成“以武力取得天下”,但研究则是解释成“以武家的政权来支配天下”的意思居多。 如上所述信长将自己所在地改名岐阜时,即开始用“天下布武”印,岐阜的命名是取自中国周文王于岐山为根据地、日后君临天下之意(阜为山丘之意),由此可窥信长志向。日后以岐阜为根据地,展开往后长达15年的统一日本之路。 日本中世纪的权力关系在公家、寺家、武家之间有复杂的关联。

信长的目标天下布武,可认为其带有为废除公家、寺家的权力并正式建立武家政权的意味。为了实现此目标,针对寺家的政策则击溃一向一揆、于石山合战击败本愿寺的显如等人。而室町幕府位于京都,此一地理条件导致与公家间的深厚关系。

织田信长充分发挥尾张、美浓两国的地理优势——人口多且物产丰盛,建立起兵农分离的制度。由于当时各大名经常交战,农工业人口都被调集为兵,粮食短缺,必须 寻找商人外买。织田信长把多余的粮食对外卖出以聚敛财富,把过剩的失业人口专门组织成士兵,使之专业化,因此农民可以专心生产,军人的素质也提高,粮食与金钱的储备更多,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织田信长为了确保家臣与士兵的俸禄不会短缺,同时为了防止地方诸势力拥兵自重,构成内部不安定的因素,于是采取“检地”,就是缩小诸势力的领地,透过固定对诸势力援助的方式,使这些诸势力逐渐降低其主体性,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成,也降低了境内发生暴动的可能性。

宗教

织田信长虽称其信仰宗教为法华宗,但在对一向一揆、延历寺的政策以及在安土城的石壁上采用地藏菩萨、墓石等事,都显示出其矛盾。织田信长的时代欧洲在进入近代时期,正是处于于宗教势力激烈斗争的时期。日本的寺院拥有广大的庄园,织田信长在施行土地测量之后,将多出来的土地与予没收。寺院如果反抗,他即将其庄园全部没收,

赐给他的部下。这种作法正如同英国的亨利八世一样。他与信仰一向宗的农民斗争,也可比拟为德国农民战争。两者同样在惨烈的战争后,逐渐走向中央集权国家。换言之,织田信长的对手除了战国武将之外,他还要阻止“本愿寺法王共和国”、“一向宗信徒共和国”、“农民共和国”的诞生。

一般认为可能织田信长并非否定宗教,而是考虑将其视为天下布武事业的一环,将现存宗教与政治分离、或政治上的宗教统一。 安土城内安置了一个信长化身称为“梵山”的大石,将其做为御神体(神圣的物体或神的化身),并要求家臣、领地人民去膜拜。(出自Luis Frois的《日本史》) 关于宗教政策,有人提出“入城时的询问、征收入城费等事,在传教士的眼中,看来只如同寺庙的香火钱”的意见。

历史评价

古代评价

近代评价

明治时代之后勤皇思想增强,加之信长御用所恢复使用。因此,明治2年(1869年)明治政府下令建立织田信长的神社。明治三年(1870年),天童藩(今山形县天童市)藩内的舞鹤山织田信长祭祀社建立。信长,明治天皇从建勋的神号,先是从神祇官建织社,后是建勋社的号被赐封。此后,明治13年(1880年)东京建的靖国神社,京都船冈山的山顶转移。大正六年(1917年)被追赠正榜首。

二战后,织田信长政治方面的事迹评价、改革者的印象更加强烈了。另外路易斯·弗洛伊斯《日本史》的深入研究,比睿山火攻和自我神行动和(信长)亲自写信署名第六天魔王,书中记述信长为“无神论者”、“破坏者”的印象1990年代诞生,军事和政治方面学习西洋的先驱,书中还指出如果信长在世的话对世界史上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考虑到其影响是不可估计的,在日本史上,是极其重要的人物。秀吉也好、家康也罢,即使信长死后也未能逃出其影响力范围。

轶事典故

容貌秀美

据史料记载,织田信长是战国时代出了名的美男子。据

说,织田信长在正德寺会见斋藤道三时,斋藤道三身边的家臣、小姓抬头看到穿扮得体的信长无不惊为天人,而斋藤道三本人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最初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就是那个传闻中的尾张大傻瓜,当得知他就是织田信长时,所有人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