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价
社会评价
中国科学院评价:纵观竺可桢精彩的科学人生,人们由衷地敬佩他崇高的科学精神、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巨大贡献。早在哈佛念书时,竺可桢就确立以研究中国科学史为己任;回国后虽忙于教书、创办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和主持浙江大学,但他的科学史研究引领着中国,影响了世界;建国后,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组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使国家的科学史研究事业走上了正规化、职业化的道路。正是他一生的执着追求,才有今天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繁荣景象。
名人评价
李约瑟称赞竺可桢“具有远见卓识,同情他人,和蔼可亲……许多在中国工作过的西方科学家都对他的成功帮助,深表感谢”。李约瑟曾亲赴浙大参观,盛誉其为“东方剑桥”。
胡焕庸先生1996年在《中国古宇宙论》序言中说:“大家知道,吾师竺可桢先生历来重视科学史的研究。正是在竺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我国的科学史研究,四十年来得到蓬勃发展。”
路甬祥: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在台风、季风、中国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领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他执着的“求是”精神、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办学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之一,领导和指导了中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为新中国科技大厦的奠基立业、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陆大道:“竺可桢在地理学学科发展方向、地理学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若干重大任务决策等方面,在长时期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50年代)都发挥了主要作用,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处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第一人的位置。”
人物轶事
竺可桢与胡适赌寿命
著名的气象与地理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生于1890年,逝于1974年,享年84岁,很是高寿,可是在早年他却并不善于养生。他在逝世3个月前的日记中写道:“我从小身体就差,现已活到了83岁,何复所求?”原来,他早年读书上海澄衷中学,因学习过于刻苦,搞得身体很差,那时他的一个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适,曾背后对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竺可桢无意中听到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发誓锻炼身体。后来他与胡同学同船去美国留学。
1912年,两人相遇,打起赌来。竺可桢问:“我要是活过60岁怎么样?”胡适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岁,我在你60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上一脚。”“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竺可桢说。
后来,竺可桢活到了1974年,享年84岁,在北京溘然去世。直到去世的前夜,他还在坚持写日记。而胡适仅活到1962年,享年71岁。但由于两位朋友,一位在大陆,一位在台湾,所以竺可桢60大寿时,胡适没有机会给他磕那三个响头。而胡适逝世时,竺可桢也没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脚。 竺可桢在日记中感叹:当年胡适这个“聪明人”曾预言他的早夭,终成一句妄语。从那以后,竺可桢极其重视身体健康,也因此爱上了体育运动。
人物纪念
故居
南京颐和路西侧的珞珈路48号大院内,一座灰色的砖木结构2层小楼里住了不少市民,这与其它公馆常年大门紧闭有所不同。这座小楼最早的主人,正是被誉为中国“气象学之父”的竺可桢。竺可桢20世纪30年代担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时,建起了这座别墅。1936年,竺可桢调往杭州,离开南京故居。1962年竺可桢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私人住房应该归国家所有,便将这座房子交给了南京市政府。2012年,竺可桢旧居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保单位。
塑像
2002年5月11日,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李四光、竺可桢塑像揭幕仪式,由此拉开“百年南大名人塑像”的帷幕,为南京大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书籍
2014年4月28日,由《竺可桢全集》编辑委员会、国家图书馆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竺可桢全集》出版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影视形象
2016年电视剧《东方战场》:刘正亮饰演竺可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