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帖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单三(卷三卷四)

一、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孔琳之(原作孔琳)《日月帖》(自“盛比”行起,仅存后五行);王僧虔《刘伯宠帖》(存前八行,至“乃更”止)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李邕《晴热帖》(自“不示之”行起,存其后六行);褚庭诲《辞奉帖》(存前四行)

单四(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阮公帖》(缺前二行,存后五行)、《家月末帖》二行、《蒸湿帖》四行、《不得西问帖》一行、《丘令帖》四行、《谢生东旋帖》六行、《飞白帖》三行、《遣书帖》(存前三行)

东一(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前有“三四”卷版标号

王凝之《八月帖》(存二行);索靖《载妖帖》八行、《七月帖》四行;刘穆之《家弊帖》六行;王劭书标题一行。

东二(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上有“丙一”卷版标号

庾亮《书箱帖》(原作庾元亮)五行;庾翼《故吏帖》、《季春帖》五行;沈嘉《十二月帖》(原作沈嘉长)四行;杜预《十一月帖》五行、《亲故帖》仅存起首第一行)

东三(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上有“戊四”卷版标号

智果《评书帖》(第六行“举体”起,至三十六行“扶风”止)

东四(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欧阳询《比年帖》(自“岂能”行起,存最后二行)、《脚气帖》三行

柳公权《圣慈帖》五行、《伏审帖》十行、《荣示帖》六行、《十六日帖》二行、《辱问帖》(仅存第一行)

后有“四六”卷版标号

东五(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右侧中部有“五二”卷版标号

宋儋《接拜帖》二十一行;卫铄《急就帖》八行;古法帖《贤弟帖》(仅存首行)

东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上有“甲九”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数年帖》(自“燋金”行起)存六行,《东都帖》四行;

唐高宗李治《无事帖》六行、《文瓘帖》二行、《钱事帖》一行、《六尚书帖》四行、《昨日帖》二行、《玄堂帖》(存前六行,至“知此”行止)

东七(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遣书帖》(自“一日”行起,存四行,后有银锭纹)(见图十三)、《采菊帖》五行、《增慨帖》四行、《由为帖》一行、《月半哀感帖》四行、《独坐帖》四行、《安西帖》六行、《黄甘帖》(存起首二行)

东八(卷六)

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又不能帖》(仅存二行,缺前四行)、《疾不退帖》五行、《儿女帖》五行、《彼土帖》十一行、《谯周帖》四行、《夫人帖》三行、《蔡家帖》(仅存首行)

东九(卷六、卷十)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前有卷首标题

《适得书帖》五行、《知欲帖》三行(左上残损)、《差凉帖》(仅存首行,上损)

二、倒石,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极热帖》八行、《冠军帖》三行、《服油帖》(存前三行)

其后附正刻数行。

东十(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上有“丙二”卷版标号

杜预《亲故帖》(缺首行,存后三行);王循《七月帖》五行;刘超《如命帖》三行;谢璠伯《江东帖》四行;王徽之《得信帖》七行;谢庄《昨还帖》仅存前一行

东十一(卷九、卷二)

一、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授衣帖》(自第六行“日忧驰”行起,存后七行)

《奉别帖》(存前十行,缺末行三字)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王导《省示帖》七行残字

东十二(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下有“一二”卷版标号,上有“甲三”卷版标号

宋明帝刘彧《郑修容帖》(存末二行);齐高帝萧道成《破帖》四行;梁武帝萧衍《数朝帖》五行;梁高帝《众军帖》五行;梁简文帝萧纲《康司马帖》四行;唐太宗李世民《江叔帖》(仅存前二行)

东十三(卷六、卷十)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日月帖》(自“瞻廓”行起,存三行)、《兄灵柩帖》七行、《省别帖》(仅存一行半)

二、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夜眠帖》四行、《嫂等帖》(存前九行,至“骆驿”行止)

东十四(卷六、卷九)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侍中帖》(缺首行,存后二行)、《敬豫帖》二行(上有横刻“巳十三”卷版标号)、《清和帖》五行(左下截残损)、《追寻帖》(仅存“追寻伤”三字)

二、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相过帖》(缺前四行,自第五行“尽此”起,存七行(上有横刻“壬一”卷版标号)、《诸舍帖》二行、《永嘉帖》四行、《鹅还帖》五行、《诸女帖》(仅存首行)

东十五(卷二、卷八)

一、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张华《得书帖》四行、桓温《大事帖》六行

二、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黄甘帖》(仅残存二字)、《尊夫人帖》(存三行,右上角残损)、《日五期帖》四行、《先生帖》二行、《雨快帖》(仅存前二行)

东十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唐高宗李治《玄堂帖》(仅存最末一行)、《遣弘帖》六行;陈叔慎《梅发帖》六行; 陈伯智《热甚帖》三行、《寒严帖》四行

东十七(卷十)

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嫂等帖》(自“慰吾”行起,存五行,上有“十卷九”卷版标号字样)、《鄱阳帖》八行、《鹅群帖》八行、《敬祖帖》(仅存首行)

东十八(卷五)

前有卷首标题刻款

诸家古法帖第五:

上有“戊一”卷版标号

苍颉《戊己帖》四行;夏禹《出令帖》二行;孔丘《延陵帖》二行;史籀《射州帖》二行;李斯《田畴帖》四行;程邈《天清帖》五行

东十九(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钟繇《长风帖》(前缺二行,自“居处”行起,存七行);皇象《文武帖》六行、《顽闇帖》九行;张华书标题一行

东二十(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郗鉴《灾祸帖》(仅存后二行);郗愔《九月帖》五行、《廿四日帖》二行、《远近帖》三行、《想亲帖》四行;郗超书标题一行

东二十一(卷七卷一)

一、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有卷首标题刻款

《秋月帖》(存五行,最末行缺)、《桓公帖》残存八行、《谢光禄帖》残存首行

(有银锭纹一)

二、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晋元帝司马睿《安军帖》三行、《中秋帖》五行

东晋明帝司马绍书标题一行

西一(倒石,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山涛《侍中帖》八行;卞壶《文墨帖》六行;谢发《晋安帖》六行;王昙首(原作王昙)《服散帖》(存前四行)

后有“三九”卷版标号

西二(倒石,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谢庄《昨还帖》三行;司马攸《望近帖》四行;刘瓌之《感闰帖》四行;王坦之《谢郎帖》四行;王涣之《二嫂帖》八行;王操之《婢书帖》;王凝之《八月帖》

西三(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有“三五”卷版标号

王劭《夏节帖》五行;纪瞻《昨信帖》四行;王《静媛帖》六行;张翼《节过帖》三行;陆云《春节帖》五行;王邃《张丞帖》三行;王恬书标题一行

西四(倒石,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何氏《去留帖》五行;蔡琰《我生帖》二行;

古法帖《敬祖帖》五行、《鄱阳帖》八行、《度德帖》五行、《亮曰帖》(仅存首行)

西五(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前有“四四”、上有“丁四”卷版标号

褚遂良《家侄帖》(存后七行);

虞世南《大运帖》五行、《去月帖》六行、《贤兄帖》八行、《疲朽帖》

西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有“一五”、“甲六”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枇杷帖》九行、《辱书帖》十一行、《比者帖》(存九行,缺末行)

西七(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雨快帖》(存五行,缺前二行)、《长史帖》二行、《得凉帖》五行、《此郡帖》八行

卷尾刻有淳化三年款,其后余石尚多。

西八(卷九)

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余杭帖》(存五行,缺首行)、《节过帖》八行、《愿余帖》七行、《夏节帖》七行、《思恋无往帖》(仅存前三行)

西九(倒石,卷七)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离不帖》三行、《清晏帖》四行、《朱处仁帖》三行、《吾服食帖》二行、《爱为帖》一行、《盐井帖》三行、《七十帖》(仅存前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