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法国写实主义风景画和肖像画家。出生于巴黎,早年师从古典派画家贝尔坦,因学业的优秀而获奖金,到罗马留学,在那里住了七八年。回国后在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画了很多风景。
他安贫乐道,乐观豁达,不倦地全力投入创作。他贴近自然而不抄袭自然。他爱画那朦朦陇陇的暮色与晨像那颤动的森林、那明洁的湖水、那珍珠般银灰色的天空……用笔松动而富有韵致,虚实相生而见妙理。他那梦幻与现实相间的独特诗意难以言传。在风景画的发展史中,他是不朽的丰碑。此外,他还画很多表现质朴内在美的肖像画,同样具有高雅的气质。
人物生平
从26岁开始才正式从事绘画的柯罗,主要师法自然,他热爱大自然,先后三次去意大利旅行。还去过荷兰、瑞士、美国,至于法国更是走遍各地。直到去世前一年,77岁高龄的画家仍坚持到库布隆、阿拉斯、桑斯等地,目的就是为了浏览风光,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在自然的启示下作画不辍。由于他怀着深厚的感情去仔细的观察,对大自然加以认真的体味。因此,他的风景画朴实无华中蕴含着浓浓的诗意。他的风景画不事夸张,不施艳丽色彩,描写的大部分是色调柔和的清晨或傍晚,有时画面还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其寂谧、优美之感有如梦境。有些风景画中还加上了一些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为画面增添了活力。以风景画见长的柯罗堪称法国19世纪中期描绘风景的大师。是使法国从传统的历史风景画过度到现实主义风景的代表人物。
艺术特点
从40年代中起,特别是1850年以后,人物画成了画家关注的题材,他的人物画兼有古典派和浪漫派的特色,笔触轻柔细腻、手法洗练,不论画面上的女人是笑,还是沉思,乃至稍显忧郁,她们的思想都是纯净的,心地都是善良的,尽管他的人物画不如风景画那样杰出,但有些作品比如《戴珍珠头饰的女郎》很为观众喜爱,尤其是《兰衣女》,其精美绝不在专门从事人物画的画家之下。这类画作在进入20世纪以后,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柯罗的作品《纳尔尼河上的桥》、《罗马的农村》于1927年即在沙龙展出,此后近30年,几乎每次沙龙中都少不了他的作品,奇怪的是对于他的作品,几乎无人加以褒贬,直到185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买下了他的《马库西的回忆》后,才好似一颗拂去尘埃的珍珠,突然在画坛上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自此不仅画商、顾客盈门,而且作品一再为官方所收购,价格也一路飙升。《加德湖》以800法郎卖出,20几年过后,市值为23万1千法郎。
柯罗性格活跃,朋友众多,常和他一起作画的画家杜比尼直到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地说道“到了天堂也要去看看我的朋友柯罗。”他他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即使是在早年不得不接受父母经济支援时,就常常资助更为困难的人,有时为此不惜借债。在日子富裕后,他更是不忘身处困境的友人,他是画界有名的“善良的大叔”。
在当时艺术界出现的具有先进思想的流派和保守的学院派之间的
斗争中,一般看不到柯罗的身影,对于一些使同时代的人感到激动的政治事件,他大多是避而远之,当1871年3月份巴黎无产阶级起义,已安放不下他平静的画架时,他离开了巴黎到外地旅行作画。尽管公社时期柯罗是美术家协会的名誉委员,也支持了该会主席库尔贝的工作,但大体上只是一位旁观者。在柯罗的艺术方面,评论家指出,他的风景画多为银灰调子,严格说来显的单一,且有雷同之感,一些回忆风景画,是他根据当时的写生回到画室再加工画就的,有的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很难保留现场感受,不能不影响到它们的魅力。
人物年表
青少年时期
1796年7月16日,柯罗生于法国巴黎。父亲贾库·路易·柯罗是经营
呢绒批发业务的商人。母亲是一家有名的妇女帽子店老板,这是一个经济上没有任何困难的家庭。夫妇二人还有二女,即年长柯罗4岁的姐姐奥库达维、及日后24岁即去世的妹妹安娜。由于夫妇二人都忙于商务,无暇照顾子女,出生后的孩子一律送到近郊的布列奴尔村寄养。柯罗4岁那年,才回到父母身边。母亲是一位有相当规模的葡萄酒批发商人的女儿,在凡尔塞长大,她不仅仪表优雅,而且办事洗练,在她经营的商店里,经常出入的是贵妇、淑女。后来的日子里,柯罗在朋友那里提到自己的母亲时,总是称它为“那位漂亮的妇女”。柯罗从幼年时代起,就喜欢绘画,由父亲所掌管的母亲商店的出纳薄的空白处,充满了孩子的铅笔画。
1803年,柯罗进入了寄宿学校。1807年,父亲将儿子送到了卢昂,住在一个朋友森奴光的家,在那里,柯罗进入了有名的卢昂中学。森奴光将柯罗视为自己的孩子,照顾的很好。这位先生对自然的热爱也深深地感染了柯罗。整个卢昂中学时代,养成了柯罗终生不变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不过,对自然的频繁接近,却影响了他学业的长进,入学时成绩中等的学业逐渐呈下降趋势,加上任课教师的不理解,终于在第4个年头里,因成绩不好而退学。离开卢昂中学的柯罗,进入巴黎近郊波瓦西的寄宿学校,二年后毕业。
1815年,回到家里的柯罗,在不能公开声明想成为画家的情况下,被父亲送到另一位呢绒批发业老板那里去见习。往来与商会之间。因为这只是父亲的一相情愿,柯罗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常常抛开按时发送商品的工作,热中于到外面搞速写或素描。到了1817年,他在继续见习的同时,晚间开始到斯依斯学院会,去参加正式的绘画学习。这一年中,父亲在距巴黎西南大约15公里左右一个有树林、有水池,风光明媚的地方——维尔·达布列买下了一所别墅,在得到许可后,柯罗将自己的寝室作为画室,每逢休假日,他就将自己关在画室里作画,有时他也到附近散步,使自己溶入自从离开卢昂以后,长时间没有接触过的大自然。自此以后,直到晚年,柯罗多次在这里逗留、作画,留下了记录这里风景的多幅作品。1830年以后的沙龙,描述该地的风景画几乎成为必然的展品。最终,这里还是他去世的葬身之所。在当时这种想成为画家的愿望日益强烈,而又不得不遵从父亲勉强从商的情况下,转机终于在1822年出现。这一年的9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这就是已经结婚的二妹妹安娜的爱子死去,由于过度悲痛,安娜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成为画家
转过年来,鉴于女儿的突然死亡,本来希望儿子继承自己事业的父亲,
看到柯罗不仅对于准备叫给他的10万法郎经营资金不感兴趣,6年的时光,也并未培养出他的经营才能。柯罗仍旧只想成为画家。因此,他不再坚持自己的要求,认同了儿子的选择,还将以往每年给女儿的补贴全部转给了柯罗。由于解决了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柯罗从此专心致志地投入了自己心爱的事业。虽说正式出道的时间晚了一点,但这样的境域,还是许多画家所不可比拟的。欣喜若狂的柯罗,此时立即到了与自己同龄的风景画家阿希尔·埃托纳·米夏隆那里,作为弟子向他求教。开始在米夏隆的指导下,画写生风景画,按照要求将眼前所见到的景物细心地、全部表现出来,据柯罗说这就是老师唯一给予他的忠告。不料几个月后,米夏隆突然去世。于是他又到了米夏隆的老师让·维克多·贝尔坦的门下。这一年,他自己修建了住所,并有了自己的画室。1825年,柯罗又师从两位新古典主义风景画家,为了接受传统绘画教育,他去了意大利,一直到1828年据说家里同意他这次出行的条件是为家里成员画好肖像,在完成任务后,才得动身。在到达罗马后,他下榻与西班牙广场附近,以次为据点,到意大利各地旅行。留学3年后,在1828年的9月回到巴黎。由他创作的两件处女作《纳尔尼河上的桥》《罗马的农村》于巴黎的沙龙展出。1829-1830年,柯罗往来于枫丹白露、诺曼底等地搞创作。在7月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他离开了巴黎,到沙特儿、诺曼底作画。有名的《沙特儿大教堂》就是这时的作品。1831年,在布列塔尼、莫尔旺等地画画。这一年沙龙展出他的作品《枫丹白露的树林》。《拉·切尔瓦拉》等4件作品。1833年,在沙龙展出的,《枫丹白露的树林浅滩》获二等奖,该奖给了柯罗以极大的激励,而且使望子成龙的父亲也感到高兴。1834年,他的《意大利的大地》、《海边风景》等三件作品在沙龙展出。由于1833年的获奖,柯罗2次去意大利的旅行,顺利的得到了双亲的认可。在意大利,他并不是去学习艺术大师们的技法,也没有临摹名作,而是游历了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等地,以大自然为师,直接写生。这位大师一生未娶,他说:“我一生钟爱大自然永不变心。”他还说:不要模仿别人,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描绘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