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喝春酒、吃春盘。春盘即春饼。吃春盘始于唐。立春前一日,皇帝要赐近臣春盘春酒,民间也有互赠春盘的习俗。
四.写春词。翰林学士院立春前一月就要撰写春词,立春后剪贴于皇宫门帐,曰“春端帖子”,多是一些宫词或咏景物诗。
此外,立春之日京师地区的人们还要用丝绸剪出鸡燕花柳等图样,并在鸡燕上扎上羽毛,称之为春鸡、春燕、春花、春柳。
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汉历(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在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社日
社日是古人祭祀社神的节日。从天子到百姓都要封土立社加以祭祀。据《礼记.祭义》记载,天子为天下百姓总立的社称“太社”,为自己立的社称“王社”;诸侯为封国内百姓总立的社称“国社”,为自己立的社称“侯社”;大夫以下不为自己立社,而是联合其邑里的群众共立一社,称“置社”。这样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社供官员百姓祭祀。
立社要封土为坛,还要植树,称为社树。据《论语》记载,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多数学者认为,这三种树就是立社时要栽种的树木。“社丛勿伐”是古人共同遵守的规定,故社树可以长得高大茂密。
最初社日选在甲日,战国后五行之说兴起,因为五行之土对应于戊,社日改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五日之内。汉代以后又规定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约在秋分前后五日之内。春社祈求社神保佑丰收,秋社向社神报告丰收。
社日自古就是汉族人民的节日。《礼记.郊特牲》:唯为社事,单出里。唯为社田,国人毕作。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意思是举行社祭,全里社的人都要参加;为社祭而举行田猎,全国的人都要参加。举行社祭,各地的人都要拿出当地的粮食供祭社需要,用来报答大地养育之恩,纪念自己出生之地。汉代人民还自发地组织了许多私社,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年轻时在里社祭祀中担任社宰,祭后分肉公平合理,很受父老称赞。南北朝时每逢社日,左邻右舍同宗族的人聚集一起,宰杀牺牲,于树下搭棚,祭神后共分祭品,一起聚餐。唐宋后,社日活动更加盛大大家停止工作,做社饼、备社饭,相互馈赠,在农村社日更是热闹非凡。
到了元朝,统治者害怕汉族人民结社反抗,明令禁止“聚众祠祷”、“赛神赛社”,民间社日活动从此衰落,各地的社坛大多变成土地庙或土谷祠。不过某些地区仍保留了一些,如鲁迅先生《社戏》所描述。
龙抬头
龙抬头:又名中和节。《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节期以观测东方苍龙七宿在天空中的位置而定。从天象上看,每当春分时刻,黄昏时角宿出现于东方地平线,而其它六宿尚隐于地平线下,故名龙抬头。夏至日,苍龙七宿位于正南,秋分后潜于地平线下直至来年春分。故《说文解字》释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由于一年中阴阳平衡、天地同和的日子只有春分、秋分,都称之为中和节,秋分之中和节称中秋节,春分之中和节即为中春节。后世将中秋节固定于农历八月十五,便又把半年前的二月十五称为花朝节,春花秋月,对应绝妙。由于龙神出头,人们总要祭祀龙神,祈求风调雨顺。
二月初二唐宋又称为挑菜节、踏青节。此日人们常到郊外踏青挑菜,所挑之菜多为荠菜、马兰头等。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新。山东江苏一带,出嫁闺女要回娘家,又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接女诉冤仇”的民谚。
另外,古代民间又以二月二为土地神生日,这天要祭祀土地。
上巳
上巳节是汉族人民的一个节日。按通常的说法,汉以前节期在三月上旬的巳日,魏后固定为汉历(农历)三月初三,不一定为巳日。
古代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洗涤污浊,以祓除不祥,称为“祓禊”。据《晋书·.礼仪》上记载,“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除此之外,祓禊还有祈求生育之意。相传商部族的祖先契就是其母祓禊后所生。《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后世甚至尊简狄为生育之神。至今云南纳西族仍保留上巳节妇女祭祀求子的习俗。
除在水边祭祀、沐浴之外,人们还宴饮行乐、踏青郊游。如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由于上巳与清明日期接近 ,遂逐渐被后者代替。不过至今某些地区还保留着三月三踏青的习俗。
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汉朝以来定为农历五月初五,沿袭至今,成为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提到端午,总要与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据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谱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刘秀年号)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楝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做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其遗风也。此外,端午还有龙舟竞渡、饮雄黄酒、悬艾及菖蒲等习俗。不过古今学者也有不同看法。
关于吃粽子,东晋范汪《祠制》载,“仲夏荐角黍”;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又载,“民斩新竹为筒粽,楝叶插头,五彩缕投江,以为避水厄。”都认为并非仅仅端午食粽,且与纪念屈原无关。
关于饮雄黄酒、插艾及菖蒲,有人认为主要是驱邪去病,与仲夏疾病流行、毒虫活跃有关。五月自古被称为毒月、恶月,而艾草、菖蒲以及雄黄都有驱虫杀毒作用。
关于龙舟竞渡,春秋时吴越一带就有了。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闻一多先生则认为是古代越人祭祀龙神的节日。
另外端午与夏至关系密切。端阳即阳气之端,正是夏至的本义。以后两个节日逐渐演变成一个端午节了。
七夕
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西京杂记》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故最迟秦汉时即有节日雏形。
古人认为,“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主瓜果。”(《太平御览》之《风土记》、《日纬书》)故此日人们祈求二星保佑农作物丰收。
南北朝时期,七夕又发展为妇女乞巧求智的节日。这天傍晚,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妇女们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如何判断是否得巧?捉蜘蛛放于盒内,次日清晨观察,蛛丝越密得巧越多。对月穿针也是一法。针为特制的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将线飞速穿过者为得巧。如唐朝诗人祖咏《七夕》:对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试看。还有一法,投针于水盆中,针浮水面,投影于盆底,“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帝京景物略》)同时家家户户要做“乞巧果子”,以油、面、糖、蜜做成,炉烤或油炸,面做为面巧,糯米做为粉巧。有条件的人家还要搭“乞巧棚”。
此外,传说七夕晾晒衣物图书可以防虫蛀。《世说新语》曾载,郝隆七夕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