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早孕作用
天然麝香对妊娠大鼠、家兔或流产后豚鼠的离体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力逐渐增强,节律增快,对妊娠后期家兔的子宫作用更为明显。合成麝香酮有类似的效应,小鼠每日皮下注射麝香酮20mg后,在不影响孕鼠的正常生活和健康以及未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异常情况下,表现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且随孕期延长,抗孕作用更趋显著。部分注射,麝香酮无效的孕鼠,当第10天剖腹检查时,其胚胎发育正常,这一现象进一步说明,麝香酮的抗孕作用并非动物中毒作用的结果。麝香酮阴道给药后在子宫和卵巢中的分布量比静注或口服有显著增加,并且孕鼠比未孕鼠更为明显。说明麝香酮对在位与妊娠子宫具有一定的吸收专一性,同时阴道给药为抗早孕的适宜给药途径。
雄激素样作用
用麝香醚溶性部分每日1mg,麝香酮油剂每日74mg,连用7日,以及从麝香中提出的 3β-羟基-雄烯(5)-17酮,5a-雄烷-3,17-二酮、3β-羟基-17-酮基-5-雄烯-3-醋酯和3β-羟基-17-酮基-5a雄甾烷均能增加去势大鼠前列腺和精囊腺的重量,值得注意的是麝香酮并非为甾体物质,却具有雄激素样作用。
免疫功能
麝香水溶性蛋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增强作用。实验观察到麝香对腹腔注射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产生抗体灌胃M无抑制作用。似有增强作用。麝香无免疫诱导作用,但在抗原绵羊红细胞存在下,麝香能使实验小鼠脾脏明显增大。
抗肿瘤作用
天然麝香或麝香酮对小鼠艾氏腹水癌,S37及S180的细胞呼吸抑制率,均高于正常小鼠抑制率。国内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并选用不同敏感瘤株,天然与合成麝香酮对W256腹水瘤,W256实体瘤,S180肉瘤以及L615小鼠白血病等瘤谱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从实验结果看,麝香对离体动物癌细胞有破坏作用,对动物肿瘤组织的细胞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动物体内抗肿瘤实验未能观察到疗效。
其它作用
2%麝香酊的1 :400 稀释液,体外能抑制猪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及金葡菌的生长。麝香水提物能明显提高肾上腺维生素C及血中皮质酮、cAMP、PGE、PGF2a 的含量,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还有抗蛇毒和抗组胺等作用。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含麝香酮、降麝香酮、麝香醇、麝香吡喃、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烷酮等。亦含胆甾-4-烯-3-酮、胆甾醇和它的酯类、睾丸酮、雌乙醇、5α-雄烷-3,17-二酮等11种雄烷衍生物。尚含蛋白质与氨基酸, 麝香中含蛋白质约 25%.麝香中发现一种分子量为1000左右的肽类活性物质,并分离出一种分子量约5000~6000的多肽, 其醇溶物中含4种游离氨基酸,即精氨酸, 脯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将醇溶物用丙酮、甲醇和水提取,水解后的氨基酸分析表明: 甲醇提取物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其中以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胱氨酸等含量最高;丙酮提取物中谷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甘氨酸较高。
此外,麝香中还含钾、钠、钙、镁、铝、铅、氯、硫酸盐、磷酸盐和碳酸铵以及尿囊素、尿素、纤维素等。
麝香酮为重要的有效成分,其含量占天然麝香肉中的1.58%~1.84%,占天然麝香毛壳中的0.90%~3.08%,已经能够人工合成。
林麝麝香
含有麝午酮,麝午吡啶,雄性激素,胆甾醇及胆甾醇酯等。
马麝麝香
含胆甾醇和胆甾醇酯。
原麝麝香
主要含有麝香酮,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等大分子环酮。另含5α-雄甾烷-3,17-二酮,5β-雄甾烷-3,17-二酮,3α-羟基-5α-雄甾烷-17-酮,3β-羟基-雄甾-5-烯-17-酮,3α-羟基-5α-雄甾烷-17-酮,雄甾-4-烯-3,17-二酮,雄甾-4,6-二烯-3,17-二酮,5β-雄甾烷-3α-17β-二醇,3α-羟基-雄甾-4-烯-17β-酮等10余种雄甾熔解衍生物;麝香中的脂肪酸同胆甾醇、甘油和其他脂肪醇结合成酯和蜡,已确认的有:甘油二棕榈酸油酸酯、甘油棕榈二油酸酯、甘油三油酸酯,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等;形成蜡的几乎都是支链结构有C20到C34的醇;此外麝香中还含有多肽一种分子量为1000的多肽,另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6000的多肽,其水解后检出15种氨基酸,主要有革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天冬氨酸等,以及纤维素,胆酸,胆甾醇,胆甾醇酯等。
此外,麝香还含有一种β-肾上腺素能增强物质。已定下结构有有麝香酯A1。
喜马拉雅麝麝香
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含有麝香酮,降麝香酮等多种大分子环酮。还含有雄甾烷的衍生物:5α-雄甾熔-3,17-二酮、5β-雄甾熔解-3,17-二酮、3α-羟基-5α-难甾烷-17-酮、3α-羟基-5β-雄甾烷-17-酮、3β-羟基雄甾-5-烯-17-酮、雄甾-3,4,17-三酮、5α-雄甾烷-3β,17α-二醇、5β-雄甾迷-3α,17β-二醇,雄甾-4,6-二烯-3,17-二酮等。此外,还含有胆甾醇,胆甾烷醇,胆甾-4-烯-3-酮,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脂肪,尿素等。
药代动力学
用氚标记示踪法研究麝香酮的体内过程表明,3小时麝香酮小鼠灌胃和静脉注射后,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灌胃后延脑分布量最高,其次为大脑、小脑、脊髓。随时间延长,各部位蓄积量逐渐增加。静脉注射后分布量自高至低的顺序为小脑、大脑、延脑和脊髓,而且透过血脑屏障速度快,达峰值时间早,蓄积时间较长。另外不同给药途径在各主要脏器中的分布量也不同。灌胃后主要分布在肠、肝,其次为肾、心、脾、肺、肌肉,随时间延长,肠、肝蓄积量可迅速下降,其他器官则见增加。静脉注射后分布多少的顺序为肝、肺、肾、脾、心、肠和肌肉。两种给药途径在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的动态变化之间差异的机制,尚不清楚。药物两种给药途径主要从肝、肾消除,肺也可能是排泄途径之一。
1.小白鼠单次静脉注射小时-麝香酮的药-时曲线及动力学,并于半对数坐标纸绘制药-时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到属动力学多室模型,为计算方便,作二室模型处理。用近似非线性回归法对3-9小时数据进行处理,得一方程:C=e(-6.1169t+7.2914),并求出消除速率常数B和截距B,再用残数法并用近似非线性回归法对残数进行处理得残数线,从而求出分布速度常数a和截距A其它参数按药物动力学公式求出。
2.小白鼠单次3小时-麝香酮灌胃给药的药-时曲线及动力学,并于半对数坐标纸绘制药一时曲线。属动力学单室模型,并于3~9小时作近似非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C=e(-0.068t+6.51),从而求出消除速率常数K,再按残数法得残数近似非线性回归方程,求出吸收速率常数K2,其它参数按药物动力学。
3.讨论小时麝香酮单次静脉注射,其分布t1/2为1.4分,单次灌胃吸收t1/2为12.6分钟,说明该药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为用于急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3.1与芳香开窍中药冰片比较,其动力学参数甚为接近,由于麝香酮的脂溶性比冰片好,其吸收速度,分布速度均快些,通过血脑屏障亦较冰片快。
3.2该品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后VB为VC9倍,说明麝香酮在体内分布主要集中于血流丰富的器官和组织,如心脏、肺、肾、脑,在肌肉中甚少。
3.3麝香酮生物半衰期约9小时,比冰片(5小时)要长,因此在服药剂量和服药间隔时间应予考虑。4.3小时-麝香酮灌胃给药分数为0.7,较冰片(F=0.25)高。
香水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