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性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人性、天性等。其含义有一个发展过程。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人的本性相近,只有后天教育才使人有了差别。孟子则认为,性是人纯善的本性,“生之谓性”,它蕴藏着固有的道德意识。荀子认为“性”是“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并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庄子把“性”看成人的自然素质,认为它难以改变。西汉董仲舒提出“质朴之谓性,非教化不成”,并认为“性”介于善与恶之间。西晋郭象把“性”看成事物自身的规定性,提出“物各有性,性各有极”。隋唐佛学把“性”看成佛性,认为“性各自有,不待因缘”。北宋张载提出:“饮食男女皆性”。视“性”为人的生活本能。程朱一派认为,“性即理”,“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以之为万物本原。陆王一派则以心为性,提出“心即性,性即理”的主张。黄宗羲认为“性”为“无形之理”,即气之条理。戴震则提出:“人之血气心知,本乎阴阳五行者,性也。”认为性是人的自然物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