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在中国问世40年 需加快“全球化”步伐

renwen 提交于 周三, 2019/03/27 - 23:07
分类

  外在的竞争在加剧,而在中国的杂交水稻进军国际的道路上,由于对国际知识产权的忽视,中国企业开始遭遇一些自己种下的苦果。

  王丰就曾表示,国内把大量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卖到国外,又没有申请当地国的基因保护,当地国的单位、企业或个人就有可能把这些新品种稍加改良后以自己的名义保护起来,成为他们的知识产权,导致“种中国稻侵外国权”的问题。

  如此看来,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的国际化道路委实不容乐观。

  科学家的困惑

  在科学家们看来,尽管国际竞争加剧,但阻碍中国杂交水稻推广的关键因素,在于有关部门对杂交水稻技术出口采取的被动保护方式已然不合时宜。我国目前对于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有非常严格的政策限制,这种现状如不加以改变,我国杂交水稻要大步“走出去”将很难实现。

  “这些年,我国一些科研机构和种子企业探索国际合作及拓展国际市场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障碍仍然是国家杂交水稻种子进出口政策的限制。”上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杂交水稻亲本种子禁止出口;两系杂交水稻杂种种子不准出口;三系杂交水稻杂种种子须通过国内品种审定5年后方可出口。此后,农业部对这一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修改后的政策规定:允许出口国内已审定3年的三系杂交水稻和已审定5年的两系杂交水稻的杂交种种子;允许出口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种子,以用于国外生产制种;不允许三系杂交水稻保持系和两系杂交水稻亲本出境。

  “优势明显的两系法杂交稻不让出口,这种现状令人遗憾。”袁隆平说。

  此前,湖南省农业厅的工作人员也曾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多年来,杂交水稻技术的国际合作,从国家之间的协议到企业的参与,很多时候是因为我国种子出口限制条款而使双方合作停留在试验或示范阶段,不能进行大面积生产和商业化开发。

  李绍清也向记者表示,国内本身政策方面有太多限制,超级稻原则上不能出口。“目前搞杂交稻研究的国家很多,如果别人(比如美国、印度)及时向国际输出,成为新的输出国,我们在时间上就不占优势了。”

  “中国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还存在内部竞争的问题,我们在国外做种子销售的公司有很多,但这些企业没有有效整合起来。”朱英国说。

  何以破局

  9月19日,袁隆平在湖南隆回县宣布,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Y两优2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再次刷新世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