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警方破获一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并对近期食品安全网络谣言进行辟谣
罂粟壳汤料、“地沟油”火锅底料、含西药的凉茶、疫区鸡翅冻牛肉、国外辐射区进口的食品……昨日上午,广东省公安厅联合广州市公安局,在广州市越秀区举行2017年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打击食品犯罪主题宣传日活动,集中展示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专项行动取得的战果,并对近期的食品安全网络谣言进行辟谣。
据介绍,近3年来,广州警方共破获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535宗,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123人,逮捕660人,先后破获了“6·9”特大制售假盐案、陈×杉等人制售假劣食用油特大案、何×芬等人涉嫌制售有毒有害蚬肉特大案等一大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大要案件。
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食品安全辟谣专栏展板,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常识,不信谣、不传谣,警方将依法惩处故意制造、传播各种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人员。
这些谣言,你是否在朋友圈见过?
肉松是棉花做的?×
今年5月下旬,一则视频在微信群中大肆传播,称通过水洗、火烧证明市面上一些肉松面包、肉松蛋糕中的肉松是用棉花做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机关刊物《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微信公众号“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辟谣称: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也就是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被识破!
视频中使用的火烧鉴别法也不靠谱。肉松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可燃物,被点燃是正常的,还会有焦煳味,并不能证明肉松是棉花做的。警方已将造谣者依法拘留。
紫菜由黑塑料制成?×
今年年初,“塑料紫菜”视频热传,爆料人说自己在食用紫菜时发现紫菜嚼不碎,于是将其撕碎泡在自来水中,泡软后拿出几块紫菜展开,用手划在紫菜表面,称紫菜有一股腥臭味,断定是黑塑料制成,并对商家敲诈勒索。经警方追查,“塑料紫菜”纯属谣言,已对涉案人员依法刑事拘留。
今年2月21日,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针对此事发布一则联合声明称,某些人士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视频,恶意编造“紫菜是塑料做的”等不实内容,严重误导消费者。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表示,企业生产的紫菜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塑料紫菜”等质量安全问题,将紫菜和塑料混淆,是一种低级的常识性错误。紫菜同诸多蔬菜一样,由于采收时间不同,口感、韧性会出现些许区别,可放心食用。
胶带捆过的蔬菜甲醛超标10倍?×
今年元旦期间,一则关于胶带捆绑蔬菜的“旧闻”经媒体报道后吓坏了不少买菜的市民。报道称,将一捆用胶带捆绑的蔬菜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胶带接触的蔬菜部分的甲醛竟超标10倍!
为考证传言真假,北京东城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专门对胶带捆绑蔬菜进行了实验检测。工作人员分别对蔬菜被胶带捆绑过的位置和没有被捆绑的位置取样,再对样品进行水溶、加入试剂等操作,通过观察颜色来验证是否存在甲醛。经比对,两个样品的颜色几乎完全一致,其颜色均处于未超下限的区域,即不存在实验可检出的甲醛。
猪肉钩虫煮不烂、炸不熟、杀不死?×
2016年5月,一些微信公众号开始流传“市场上猪肉出现钩虫,要尽量少吃猪肉”的文章,并附有多张“猪肉钩虫”图片,引起民众恐慌。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佘锐萍教授、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高级兽医师曹克昌、农业部屠宰技术中心副研究员高胜普、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淑敏等专家查看网上流传的“猪肉钩虫”的相关图片后,确认图片中大部分其实都是猪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肌腱以及筋膜等结构,这类物质有些看起来像虫体,导致没经验的消费者会将其误认为虫子。网上所说的“钩虫”之所以“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是因为肌腱等致密结缔组织很难煮烂。
吃大盘鸡染H7N9?×
今年3月,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深圳有人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的消息。经深圳警方核查,该时期深圳根本未发现H7N9疫情,此消息系谣言。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H7N9病例绝大多数发病前有活禽或活禽市场暴露史,这是人感染H7N9病毒的最主要方式。食用烧熟煮透的食物不会感染,因为H7N9病毒不耐热,达到70℃时,禽肉的任何部分都不再呈淡红色,病毒就被杀死了。“大盘鸡”“泡椒凤爪”都经过烧煮处理,就不可能含有大量禽流感病毒,更不会导致人感染发病。
螃蟹柿子混吃致命?×
去年10月,网上一则新闻受到公众关注:盐城一对小姐妹吃了螃蟹和柿子致一死一伤。一时间,螃蟹和柿子混吃致死的新闻广为流传,后被盐城警方辟谣。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刘克琴主任医师表示,从食物本身来看,柿子和螃蟹并不会直接产生反应。如果说有什么危害的话,这两种食物都是大寒的食物,肠胃功能弱的人吃了可能会腹泻。另外螃蟹还要注意有没有被污染,烹饪时有没有煮透,如果不干净,也容易发展成细菌感染,引起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