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酸碱说”靠谱吗?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19/06/03 - 00:18
分类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4-01-13

“食物酸碱说”靠谱吗?

 

  关于“酸碱性体质”的说法由来已久,在此基础上,不少人笃信“碱性食物能改变酸性体质”、“酸性食物不能多吃”。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指出这早已被证实是“伪科学”。对此,专家指出,虽然食物确有酸碱之分,但人的体质上不会存在酸碱的差别,人体有几大平衡系统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并且这种平衡的状态不会被单纯的食物所影响。

  食物确有酸碱之分

  近年来,食物的酸碱度一直令很多人困惑,不知是真是假。在营养专家看来,食物确实有酸、碱性之分,但食物的酸碱性不是指人们味觉的感受,不能凭口感判断,而是决定于食品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数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超刚指出,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的生物化学特性,即它在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性质。含磷、硫、氯等元素居多的食品称酸性食品,含钙、钠、钾、镁等元素占优势的食品称碱性食品。

  按照上述不同特点划分,属于酸性食物的有大麦、玉米、面粉、花生、核桃、棒子、白砂糖、白米、糙米、酒类、肉类、鸡、鸭、蛋黄、鱼、虾、蟹、贝类等;属于碱性食物的则有大豆、赤子豆、绿豆、蚕豆、豌豆、蔬菜、水果、栗子、藕、百合、奶粉、蛋清、海带、裙带菜、茶叶、咖啡等。

  由于主食大都属于酸性食品,很多人为了维持酸碱性平衡,便刻意控制酸性食品的比例。对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博士陈祖辉表示,作为“碱性食物”的蔬菜水果固然应该多吃,而“酸性食物”的肉类和蛋,也是均衡营养不可或缺的部分。

  “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均衡的饮食,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的食物都应该适量地合理地摄取,而不必在意什么酸碱性。”陈祖辉建议,要想身体健康,最好还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无论食物本身的酸碱度如何,均衡膳食,平衡搭配,注重食物的多样性才更有益于健康。

  食物不能影响人体酸碱平衡

  与酸碱食物相对,酸碱体质的说法也广为流传。根据这一说法,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于是乎,人们纷纷想通过多吃碱性食物改变酸性体质。

  在“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看来,按照上述标准划分出来的碱性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奶等,正是推荐“多吃”的“健康食品”;而“酸性食物”比如肉、蛋、淀粉,正是推荐“少吃”的食物种类。“酸碱食物说”的流行,或许也与这一现象不无关系。但实际上,不管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在正常人的饮食范围内都不会改变血液的酸碱性。

  云无心解释说,由于胃部分泌受胃酸的影响,任何从胃部排出的食物都属酸性,而食物到达肠道内都会被胆汁中和并变成碱性。在正常状况下,血液会维持在pH7.4左右,若有剧烈变化,人体会通过呼吸作用,由肺部调控二氧化碳的排出或吸入量,或经由肾脏代谢尿液来维持人体的酸碱值。

  对此,陈超刚也指出,人在体质上不会存在酸碱的差别,因为人体有几大平衡系统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并且这种平衡的状态不会被单纯的食物所影响,比如吃酸性食物不会使身体变成酸性。

  而陈祖辉则表示,如果只是说人体要保持酸碱平衡,这是正确的,但要说吃酸性食物多一些或碱性食物多一些就能改变体液的酸碱度,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一种食物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在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之后会产生多种不同化学性质的代谢产物,可能呈酸性、碱性或者中性。”

  

标签